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总体介绍
        ★★★
【字体: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总体介绍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4
(一)课题名称简释
   “中小学生”,是课题研究的对象,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小学主要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作文”指的是学科内容,是中小学语文学科的一个侧面,听说读写中的“写”,不是仅仅指学生的一篇篇具体的作文。
   “个性化”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是灵魂。既是指学生个性在作文过程中贯串始终的具体体现,即个性化作文,更是指中小学作文这一学科如何为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充分展现个性并发展个性而构建的一整套的作文教学系统。学生作文,整个作文教学,我们的研究都应环绕“个性”两个字大做文章。
  “发展”,“发展研究”,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发展”,既是指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是指作文教学个性化的发展,我们的“发展研究”也就应该随着“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这一课题的研究本身也是发展的,没有最终的句号。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属于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部分。课程改革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实施建议等提出了一整套的改革方案。为创造性地全面落实课标对中小学作文教学方面提出的要求,从而促使素  质教育的落实,特研究本课题。这是一。
   第二,中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个“难”字。难者不会。学生作文能力上不去,不爱作文,抄袭、拼凑、杜撰成了学生完成作文作业的途径,概念化、成人化、千篇一律,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改变中小学作文教学中这种被动局面,从根本上还作文教学自身应该有的本来面貌——阳光、蓝天,特研究本课题。
  当然,一、二两个方面,实际上是一致的,改变现状也就是落实课程标准。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理论探讨,包括必要性,可能性,科学的界定,理论基础等。
  二、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目标体系,教学途径,方式方法,评价体系(特别是个性化作文的评价工具——量标)等。
  三、学生作文个性化与语文教学其他各个侧面、与学习社会、与学习做人等方面的关系,与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关系等。
  四、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层次纵向联系和发展阶段性的探讨。五、其他带有规律性问题的有关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着力点
  一、需要
   作文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书面表达。这种表达的起因,完全是出于一种需要。没有书面表达的需要,就不可能有书面的表达。
  过去作文教学中没有表达的需要,只是为作文而作文的现象必须改变。
  “需要”,可抓两个环节:一是实际生活中的切实需要。二是创设情境,即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一种书面表达需要的情境,包括组织学生参与某种活动,包括假设的某种需要的情境。
  二、自主
  作文是表达,是书面形式的表达。表达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出于自己的某种需要,非得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写出来)不行,这是一种完全主动的表达。第二种是被动中有很大主动因素的表达,如命题作文,参赛作文等等。第三种是完全被动的表达,如代写书信等。“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这里要研究的,自然是完全主动的表达和被动中有很大主动因素的“主动”部分。“主动”就是自主。没有自主,哪有主动?
  让学生自主,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不要因希望提高学生的某一篇作文水平而“拔苗助长”,或者“越俎代庖”。学生也不要怕写不好作文、完不成作业而“找窍门”,指望别人辅导,或者摘抄别人的文章。二是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表达需要的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有需要,有兴趣,才能更好地自主。
  三、真实
  真实,说真话,写真话,真心真意,真情实感,这是端正文风的第一重要的因素。我们反对虚假。
  真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真实,另一种是想像中的、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想像。小学一二年级,就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三四年级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到五六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到了中学,“运用联想和想像”,“合理想像”,要求也就更高了。想像中的“真实”,常与创新联系在一起,是十分可贵的,千万不要因为片面理解“真实”而把想像中的“真实”给否定了。
  四、创新(或说有新意)
  创新的东西,有新意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个性化的东西。创新,有新意,这是个性化的核心。
  当然,创新,有新意,也是分不同情况的,有水平、层次高低之分,有内容、范围大小之分,对于甲是创新的东西,对于乙不一定就是创新的东西,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各方面的条件不同,对于创新内容的理解或创新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个性化力求创新,有新意,这一核心内容都是一致的。
需要,自主,真实,创新,如何促使学生真正能够做到需要、自主、真实、创新,我认为应该成为我们这一课题研究——特别是对“个性化”三个字探索的着力点。
  (五)前景十分光明
   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百花齐放,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情境作文”,“读写结合”,“素描作文”,“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童话引路”,“语言、思维训练”,“观察一分析一表达三级训练体系”,“快速作文”,“想像作文”,“创新作文”等等,作文教学研究的百花园一片繁荣景象。1997年末,上海《萌芽》杂志社与七所高校联合发起“新概念作文”大赛,给作文教学提出了“个性写真” 的热门话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6月下旬,课题提出以后,各地的反响十分强烈。虽然隔着一个暑假,从我们收到的申报表来看,到目前为止,已有29个省市近千所学校积极要求参加课题研究了。大家对课题的研究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和信心。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一定会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理论体系、教学机制、操作基本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为我们作文教学研究的百花园增添新花!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