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献给老师的歌
        ★★★★
【字体:
献给老师的歌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献给老师的歌  
 
江苏 刘正才  

--------------------------------------------------------------------------------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老师的生活、工作和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多看书,拓展阅读面,展示才艺,培养特长。

3.通过活动,进一步沟通师生的心灵,融洽师生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书报,请教他人,上网等,搜集跟教师有关的词语(成语或四字词语)、名言锦句、诗歌、故事等,分门别类做好笔记,并摘抄描写教师衣着、举止、语言、眼神等特点的精彩片断。围绕以上内容做好比赛准备。

2.个人或分小组观察、采访自己认识且喜爱的一位老师,每人抓住某一个方面或一件事情写一个片断或一篇短文。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之歌”这个主题编三到四份8开大小的手抄报。每组准备赞美老师的书法、绘画作品。

4.全班学唱歌曲《每当走过老师窗前》,各组准备歌唱表演。

5.指导有关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了解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写一篇表达心声的诗歌、散文或演讲稿;请“关工委”的老同志组成仲裁小组,准备好必要的道具和器材。

6.培训主持人制定活动程序,设计好开场、过渡、小结语,主持人要有一定的随机调控能力。

活动形式

1.各组分散准备。

各组由组长和本组的班队干部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分工协作,做好准备。

2.全班集中比赛。

为激发兴趣,全班分成四个组进行比赛,当堂评分。

活动时间

1.教师节前一周,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安排各项准备工作。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一周内做好准备。

3.用一节语文课或班队活动课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汇报活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班长介绍来宾,并介绍这次活动的主题,带领全班同学齐唱《每当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把它献给老师。请出主持人主持本次活动。

二、主持人介绍比赛活动的主要环节,宣布比赛规则

1.主要环节:整个汇报活动分认识老师、欣赏老师、赞美老师三大环节,依次进行。

2.比赛规则:在记分牌上分别写上组号,各组在各项比赛中取得成绩,分数就逐渐增加。给谁加多少分按规则进行,特殊情况由仲裁小组决定。

三、比赛环节

1.认识老师:词句积累。

(1)各组派出两名代表,在一分钟之内写出与“教师”有关的词语,每个词必须是四字词或成语,不可重复,越多越好。结束后由仲裁小组从每组挑出三个词要求本组同学解答。(写对一个加一分,出现错误的词不加分,解释不出或解释错误的每个扣一分。)

(2)进行有关老师的名言、锦句接力赛。每组每人说一句,组内不可重复,在一分钟以内越多越流畅越好。(每说对一个加两分)

2.欣赏老师:诗文诵读。

(1)各组根据搜集到的描写教师穿着打扮、行为举止、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精彩片断,先请各组自己交流,两分钟以内选出本组最喜欢的片断。每组请出两名代表上台,一位朗读,一位说出喜欢的理由。先上台的小组后说。(根据朗读正确性、流畅性和所说的理由,分别给予四、三、二、一的加分。)

(2)接下来进行诗歌、散文朗诵比赛。请每组派出两名同学(不可与上一轮的选手重复),一位朗读诗歌,一位朗读散文。(根据朗诵水平,分别给予四、三、二、一的加分。)

3.赞美老师:爱心表达。

以上四个板块,所有的内容都是我们读到的、搜集来的,是别人描写他们的老师,赞美他们自己的老师。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老师的敬爱之心,感激之情。

(1)首先请每个组派出代表向教师献上甜美的歌。同时把各组的书法、绘画作品、自编手抄报展示在黑板上。(根据歌唱水平和书法、绘画作品的数量与质量给各组加分。)

(2)每位同学都采访了自己最喜爱的老师,并写出了反映老师生活和工作的文章。请各组在两分钟之内选择一篇朗读。全部读完后请同学、老师和仲裁小组的爷爷奶奶给予点评,给各组加分。

四、老师心语

老师们看了同学们“献给老师的歌”主题活动都很激动,都有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表达。请语文老师做代表给同学们讲话。

五、给优胜小组发奖

六、活动延伸

精选书法、绘画、自编手抄报、同学们描写老师的片断、习作,布置展览

设计理念

儿童喜欢过节,因而节日可以作为激励儿童进行学习的一种外部动机。如果把写作、口语交际等语言实践和儿童的节日生活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其生活的需要,他们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语文实践,积极地使用语文这个工具去探究、去合作、去交际。此时,外部动机会转化为内驱力。为了过好节日,搞好活动,体验那份吸收、表达、交往的快乐,他们会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去听说读写,去画、去写、去表演和体悟。如本次活动中的“比赛环节”也是儿童从积累、体验到表达的语文学习过程。在活动中,儿童学会的不仅是语言工具,还有思维方法、认知策略以及良好的情境、合作的态度,这些都是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悟得的,因而都具有发展价值,有利于其人格的逐步完善。这便是语文综合活动课之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之功效。
 

--------------------------------------------------------------------------------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最新文章:  
 献给老师的歌 
 
 买文具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语第三册归类识字(一)2教学设计 
 
 《学会解释》教学设计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