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体验课改53——疑“老师也不明白”
        ★★★★
【字体:
体验课改53——疑“老师也不明白”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疑“老师也不明白”

——读“赞‘老师也不明白’”有感

 

最近读了《小学语文教师》中《“赞‘老师也不明白’”》一文,里面摘录了以下一个教学片段,赞“老师也不明白”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先进理念,闪烁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光芒。

    生:天色逐渐暗下去,湖面又恢复了平静。作者为什么还要加上一句“只留下一条淡淡的水痕”呢?

师:(稍加思索)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明白,请大家讨论后告诉我,好吗?

   “老师也不懂”,“老师也不明白”等话语,是能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曾用过,如:“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懂,你能告诉老师吗?”“这句话老师没读懂,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类似的话语在平时听课时也是比比皆是。我觉得这不是创新,倒像又是一阵风,为了迎合以学生为本而“发明出来的”

第一个发自内心说这句话的老师,是有创新意识的老师,是爱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老师。而往后,这又像“你看到题目想问什么?”那样风靡起来。让老师们如获至宝。

我认为,如果老师知道的知识,经常地对学生说不明的、不理解,学生如何信服你,虽然说不迷信权威,但老师没有这样的水平何以当老师呢?连一个简单的问题,老师也要借用“我不明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老师的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恐怕是要打折扣的。是不是也有一些做作呢?如果真的是不明白,你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们:这个问题老师不明白,同学们知道的可以告诉老师,或者我们共同查一查资料。

平等、民主的氛围,不是通过抬高学生降低老师来创设的。这是一种自然的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体验。

“老师也不明白”这句话本身体现老师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不再把自己当作权威,不再要求学生迷信自己。让我们合理地运用,不要为了说而说,发自内心,真诚以对。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