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字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亲其师,方可信其道。”我国近代教育家夏巧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爱学生,这个观点同人类教育发展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可悲的是这个优秀的品德并没有被每一位教师继承和发扬光大。让我们再痛苦地揭一揭自己的伤疤!2001年中央电视台曾先后报道:某幼儿园一位小学生的手指被老师残忍地剪掉,某所小学的一个学生的脸被老师残忍地用刀片刮伤。让我们把眼光放得近点,就在自己的身边好好看看,学生因没有完成作业而挨骂,因做错事而挨训,因没有考好试而挨打……真是举不胜举。这样下去说不定哪天也要酿成成人祸,使人遗憾终生。我们从侧面了解一下,各位高师为何要实行“高压政策”,回答几乎一致,不严加管教就考不出好的成绩。可悲呀,明明是急功近利在作祟,却要美其名曰是“严加管教”,早把教育家们的光辉思想抛之脑后。
    在无爱的环境下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胆小怕事,学生一做错了事就挨整,时间长了,他还敢做什么事?只会循规蹈矩,哪有什么创新意识。性格内向:学生因动不动被训斥,自尊心受极大的伤害,在他们的的身上找不到天真活泼,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缺乏自信心。试问: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又有什么大的作用?能适应国际社会的竞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老师缺少爱心。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在无师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学会的也只是冷眼看世界,缺乏爱心,不知道热爱生活,爱别人甚至于不知道爱自己,是一个感情世界荒凉的人。无爱心的教育是悲惨的、徒劳的。这样的教育是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极不负责任的教育。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要求,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就必须真诚地爱护和善待每一位学生,用师爱来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感情基础,要真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们是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使命走上教育岗位的,我们对学生的爱是正源职业的使命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教师应是一视同仁地对待全体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今天,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给每一位学生有一个“标新立异”的机会。
    师爱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爱,促进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使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任,便于和学生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把握教学的最佳契机。师爱能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的耐心辅导和积极鼓励,增强了学生成功愉悦感。特别是课堂气氛的和谐轻松,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
    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没有爱心的教育就没有人类教育的辉煌;没有爱心就没有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没有爱心就没有全面 发展的学生。所以要想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把真挚的爱毫无保留地洒向自己耕耘的沃土,去滋润自己辛勤培育的幼苗,使之成为参天大树!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