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人民币的认识
|
课题一:认识人民币(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42页上的例题和第43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2.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币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和硬币各一枚.学生将学具卡片上的人民币剪裁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要买东西,小朋友们上学要买文具.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买来的?(用钱买来的.)对,买东西离不开钱、钱也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教师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认识.)它们的面值各是多少?(1分、2分、5分.) 教师:对,这些人民币都是以“分”为单位的. 教师板书:分 教师:请同学们摆一摆,看一看一个2分可以换几个1分?一个五分可以换几个1分? 教师:请同学们摆出3分,8分,再看一看各有几种摆法. 可以让几名学生说一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分币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师:现在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分币用的越来越少了. 教师一分一分地数壹分币,数到10个,告诉学生,10个1分是1角.同时出示1角的硬币. 教师板书:1角=10分 教师:壹角除了有硬币外,还有纸币. 教师出示纸币壹角,并让学生在学具卡片中找出壹角的硬币和纸币. 教师:请同学们摆一摆,看一看1角能换几个1分?几个2分?几个5分? 也可以让同座位的做换钱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角和分之间关系的认识.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2角、5角纸币各一张,5角硬币一枚.提问:这两张各是几角的人民币?(2角、5角.) 教师:对,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教师板书:角 教师:请同学们摆一摆,看一看一张2角可以换几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指定两名学生说一说,以加深学生对角币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师一张一张地数一角票,数到10张,告诉学生10角是1元,元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教师板书:元 1元=10角 教师出示纸币壹元,并说明除了有纸币外,壹元还有硬币. 让学生在学具卡片中找出壹元的纸币和硬币. 教师:请同学们摆一摆,看一看1元可以换几个1角?几个2角?几个5角?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元等于多少分? 教师不要急于辅导,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鼓励学生自己把想法说出来,只要是对的,就应该给予肯定. 3.教学例3. 教师分别出示2元、5元、10元、50元、100元(两种)纸币,同时说:“还有这样一些面值2元、5元、1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 让学生从学具卡片中找出上述人民币,并分别说一说自己拿出的是几元的人民币. 课间活动. 4.教学例4. 教师:请同学们摆一摆,看看5元能换几个1元,10元能换几个1元……也可以让同座位的同学把学具卡片合并在一起做换钱游戏.然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42页,填写例4. 5.做教科书第43页上的“做一做”. (1)第1题,让学生自己看图填写,对有困难的,给予个别指导. (2)第2题,让学生看实物图摆出每件物品所需要的钱数.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给予适当辅导. (3)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对有困难的,可以这样来加深学生对角、分之间十进关系的理解:1角是10分,2角是2个10分就是20分;反之,10分是1角,20分是2个10分就是2角.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的第1~3题. 1.第1题,直接让学生做在书上,有困难的,再用学具摆一摆. 2.第2题,让学生自己做,对有问题的,及时给予指导. 3.第3题,可以布置学生课外去商店调查一下,不一定限定在练习十上的商品,还可以调查一下其它日用品的价钱.如:毛巾、香皂、牙膏等. 四、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人民币是国家印制的,是人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在纸币上乱画;要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不乱花钱. 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