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初中政治教案 >> 八年级政治 >> 资源正文
第十一课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单元测试(一)
        ★★★
【字体:
第十一课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单元测试(一)
作者:不详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4

单元测试(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l、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_______的机会,以及获得_________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教育是促进________的物质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

  3、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共九年,又称九年义务教育。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既是进行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需要,也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一代的关怀,而且是保障公民______的具体体现。

  5、为了保障我国公民切实事有受教育权,国家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________。

  6、振兴民族的希望在______,振兴_______的希望在教师。

  二、选择题 I(每小题2分,共26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

  7、去年夏天,我国南北发生了大水灾,一些学校被大水冲垮,一时间学生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条件,学生很着急,家长也很着急。这些学生所面临的问题( )

  A.财产所有权问题

  B.受教育权问题

  C.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问题

  D.父母与子女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产生

  8、教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教育( )

  A.制约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性质与发展

  B.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C.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

  D.决定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9、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机构(学校)中,由教育者(教师)对受教育者(学生)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活动、我们这里使用的教育概念,指的是( )

  A.社会教育 B.广义教育 C.狭义教育 D.自我教育

  10、下列属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是( )

  ①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②适龄儿童和少年有接受几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③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④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⑤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⑥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⑦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A.①②③⑤⑦   B.①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④⑥⑦

  11、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发展教育 B.科技进步

  C.党的领导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2、科技进步的基础是( )

  A.发展教育 B.生产更多的物质资料

  C.提高全民族人民的科技水平 D.大力兴办科研部门

  13、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这里的“教育”专指(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儿童少年都要遵守并应履行的义务

  14、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这说明( )

  A.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

  B.侵犯了儿童、少年的劳动权

  C.法律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人学的权利

  D.法律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

  15、1996年,希望工程共接受海内外捐款2.9亿元人民币,救助29.6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资建希望小学1560所。北京市一位下岗女工,听说山区孩子因贫困上不了学,就把自己集攒的500元钱拿出捐给了希望工程。

  以上材料说的是义务教育法规定的( )

  A.国家的职责 B.家庭的职责

  C.社会的职责 D.学校的职责

  16、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一项重要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7、国家加快教育法制建设,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在我国,已初步形成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这是( )

  A.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可靠保障

  B.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基础

  C.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条件

  D.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中心环节

  18、凡已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按照当地学制的规定,学习到毕业,而不能中途辍学。这是接受教育的学生应当履行的( )

  A.按时入学的义务

  B.遵守学校纪律尊敬教师的义务

  C.努力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义务

  D.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19、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条件是( )

  A.学生要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B.国家要加快教育法制的建设

  C.国家要积极筹措教育经费

  D.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三、选择题Ⅱ(每小题3分,共用21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的。

  20、下列属于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有( )

  A.就近入学的权利

  B.接受规定年限的权利

  C.免交学费的权利

  D.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21、下列对教育的正确看法有( )

  A.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B.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

  C.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

  D.是促进社会的进步、经济繁荣的物质力量

  22、受教育权的基本因素是( )

  A.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

  B.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C.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D.成年人要接受成人教育

  23、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

  A.两者有着密切联系

  B.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

  C.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物质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

  D.一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影响

  24、搞好义务教育的重大意义是( )

  A.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B.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

  C.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

  D.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5、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教育的规则,全社会必须遵守,不能违犯。不履行其应承担的各项义务的行为,都要受到强制性的处罚制裁。这说明( )

  A.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 B.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C.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 D.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

  26、发展教育的根本大计是( )

  A.政府重视教育

  B.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C.提高全民族对接受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D.加强法律对接受教育的强制性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7、为什么说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

  28、四川一教师为维护课堂纪律,竟然采取了用胶布封上学生嘴的方法。这是什么行为?为什么?

  五、问答题(l5分)

  29、某省一名初中学生中途辍学,老师劝他上学,他说:上学受教育是我的权利,可以放弃。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文化教育 受教育

  2、社会进步、经济繁荣

  3、初等教育 初级中等教育

  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受教育权

  5、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

  6、教育 教育

  二、选择题I

  7、B 8、C 9、C 10、D 11、B 12、A

  13、C 14、D 15、C 16、C 17、A 18、D 19、D

  三、选择题Ⅱ

  20、ABC 21、ABCD 22、AB 23、ABCD 24、BCD 25、C 26、B

  四、简答题

  27、因为:①在我国境内,凡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期限的义务教育;②全国各个地区,都要实施义务教育;③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必须接受国家的管理和监督。

  28、①这种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责任的规定。②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在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包括:及时组织其入学;不得随意开除适龄学生或勒令其退学;贯彻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这位教师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问答题

  29、(1)不对。

  (2)因为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而且也是公民的义务。①在当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因此,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②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③义务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不能放弃的。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