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初中政治教案 >> 八年级政治 >> 资源正文
第十五课 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界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单元测试
        ★★★
【字体:
第十五课 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界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单元测试
作者:不详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4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既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 )

  A.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B.依法打击犯罪

  C.维护社会秩序

  D.及时侦破案件

  2.1998某校学生王明、张强返校时,路遇6名歹徒抢劫,将两名路人打得昏了过去。王明急中生智,装作劝架上前稳住歹徒,张强则找到附近的公用电话打110报警电话。10分钟后,警车开到,两人协助民警将歹徒制服。这一事件对我们的启示是( )

  A.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B.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不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C.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D.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3.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这一规定表明( )

  A.每个公民都有控告、检举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

  B.公民积极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有利于执法机关迅速侦破案件

  C.公民应当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和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D.在制裁违法、惩处犯罪的斗争中,公民起着重要的作用

  4.1998年5月,陕西一青年女工下班途中,路遇一歹徒。歹徒见周围无人,对女工进行侮辱,两人撕打中,歹徒被推进一粪池,他每次竭力挣扎上岸,都被青年女工推进粪池,结果歹徒窒息而死。此青年女工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非法侵害

  5.在国家的执法机关中,属于国家治安、保卫的机关是( )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人民代表大会  D.公安机关

  6.国家机关人员贪污、受贿,侵犯公民民主权利(如刑讯逼供、诬告陷害)以及渎职(如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犯罪案件,应由( )

  A.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受理

  B.公安机关受理

  C.人民检察院受理

  D.人民法院受理

  7.公民受到非法侵害,除了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外,还可以到执法机关去控告、起诉(即告状),以便得到法律的救济。起诉是指( )

  A.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控诉,请求司法保护行为

  B.人民检察院出庭控告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C.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控诉参与人的参加下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的控诉活动

  D.公安机关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

  8.我国刑法第25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表明( )

  A.我国法律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B.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C.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D.公民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9.南城县三户农家与村委会签订了6.7公顷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14200元。有的村干部眼红;想毁约。这三户农民应( )

  A.忍气吞声听村干部处置

  B.给村干部送点礼和钱,免得吃亏

  C.恐吓、殴打几位村干部,迫使其不敢毁约

  D.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根据民事诉讼的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一般包括( )

  A.立案、侦察、提起公诉、审判、执行

  B.立案、审判、执行

  C.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裁定,执行

  D.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

  11.对于正当防卫的错误认识是( )

  A.它对于加害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B.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它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行为

  D.它是法律要求十分严格的行为

  12.下列选项不属于国家执法机关的是( )

  A.公安机关  B.权力机关

  C.检察机关  D.审判机关

  13.王某(某校高三学生)的弟弟被人打伤。王本应协助有关部门依法解决此事,但他却纠集几个人将打人者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伤害罪受到法律制裁。这一案例说明( )

  ①受到非法侵害不应该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②报复侵害者会导致新的违法犯罪发生③受到非法侵害,应该采取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施正当防卫④受到非法侵害,应该依法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制裁违法、惩治犯罪的斗争中,国家执法机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不只是执法机关的任务,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国的法律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违法犯罪行为必然危害人民的利益。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具有重要意义,因为( )

  A.可以协助执法机关侦破案件、惩罚违法犯罪

  B.能够及时消灭违法犯罪

  C.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

  D.公民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2.昆明市人民银行分理处的营业员林茨、戴书华值班时,与持刀抢劫的歹徒拼死搏斗时,戴书华不幸牺牲,林茨身负重伤。但在犯罪分子纵火时,林茨仍以超人的毅力坚持斗争,用身躯扑灭火焰,然后跌跌撞撞前去报案,使公安机关及时抓获了罪犯。戴书华、林茨勇敢地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行为( )

  A.能有效地预防、减少犯罪

  B.是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表现

  C.是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表现

  D.是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

  3.自1988年江西省检察机关成立举报中心至1998年的10年里,共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10504件,其中贪污、渎职等犯罪线索81123件。检察机关起诉的贪污、贿赂等自侦案件的线索五成以上来自群众举报。这一材料说明( )

  A.控告检举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

  B.控告检举有利于执法机关及时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C.控告检举只能以书面形式进行

  D.控告检举比正当防卫重要

  4.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不同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下列选项属于行政诉讼特点的是( )

  A.公民可由本人或委托律师进行辩护

  B.被告始终是行政机关

  C.行政诉讼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大体相同

  D.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行政案件不能通过调解结束诉讼

  5.高某之女小敏(22岁)与本村青年小福(23岁)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得到小福家长和当地群众的承认。但高某并不满意,他认为小福家里穷,拿不出什么彩礼,要女儿和小福断绝关系。劝阻无效后,某天,高某找借口把小福带到高家,进行盘问。在高某问小福对与女儿的婚姻的态度时,小福回答:“我们要自由,请你不要干涉!”高某极为不满,随手给了小福两巴掌,并恶狠狠地说:“我让你自由!”高某的妻子、弟弟也一起动手打小福。将小福痛打一顿之后,迫使小福立书保证:“断绝与小敏来往。”此后,高某仍不满意,次日上午先后两次去小福家寻衅,并再次动手打小福,其女小敏上前劝阻,高某当即踢了女儿两脚,继续殴打小福。小敏、小福一怒之下,双双走出家门,自缢身亡。此案( )

  A.首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应由人民检察院对高某提起公诉

  C.应由人民法院审理,依法追究高某的刑事责任

  D.与高某无关,因小敏小福系自杀身亡

  6.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受到了非法侵害不应该( )

  A.忍气吞声

  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C.依靠执法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D.伺机报仇

  7.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

  A.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B.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C.能及时消灭违法犯罪分子

  D.能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8.1998年11月22日,新华社播发长文,曝光虚开增值税发票17587份,虚开金额达11.65亿元的河北南宫市税案。此案是由一封全文4000字的举报信揭发的。这说明( )

  A.控告检举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

  B.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有利于执法机关及时侦破案件

  C.控告检举只能以书面形式提出

  D.控告检举不能以口头形式提出

  (三)辨别并改错

  1.及时拨打“120”报警,是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一种方法。

  改正:  ( )

  2.公民积极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有利于执法机关迅速侦破案件,及时制裁违法犯罪分子。

  改正:  ( )

  3.张三故意激怒李四,诱使其进行侵害,而后予以反击将李打伤,属于正当防卫。

  改正:  ( )

  (四)材料分析题

  1.王某与赵某素有仇恨。一日,王某见赵某持匕首向自己走来,于是随手拾起一根木棒猛击赵某头部,将其打成重伤。后来王某发现赵某拿的是一把玩具匕首。

  请分析:

  (1)正当防卫是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构成正当防卫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还是犯罪?简述理由。

  2.2000年元月13日下午2点多,北京128中高二(2)班学生王春、张思远和王东三人考完试结伴回家,走过隆福广场时,忽然遇到四个与他们年龄相仿的抢劫者,抢劫者中为首的瘦高个和张思远先厮打起来,厮打当中,瘦高个掏出一把一尺多长的砍刀向张思远砍去。王春见状,急忙上前搂住对方的脖子,将对方摁倒在地。王东也上前帮忙,张思远乘机夺过了砍刀、一根木棒。在双方对峙中,王春抽身去附近的电话亭打了110电话报警,其余二人与四名歹徒周旋。大约几分钟光景,警察赶到,他们三人协助警察将四名抢劫者抓住。三个人此时身上已经被砍了许多刀。但因为衣服穿的比较厚,人没有受伤。目前,被捕的四名抢劫者已被检察机关以涉嫌抢劫罪批准逮捕。

  阅读材料请回答:

  (1)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有什么重要意义?

  (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既凶恶又狡猾,青少年在与其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张思远、王春和王东三位同学面对四个拦路的持刀歹徒,不仅没受伤害,还“下”了一位抢劫者的凶器,将四个抢劫者制服。他们在与歹徒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好方法?除此之外,你认为他们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的原因还有那些?

  (3)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闭卷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B 12.B 13.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CD 2.ABCD 3.AB 4.BD 5.ABC 6.AD 7.ABD 8.AB

  三、判别并改错

  1.错。

  改正: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报警,是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一种有效方法。

  2.正确。

  3.错。

  改正:不属于正当防卫,而是防卫挑拨,由此构成的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四、材料分析题

  1.四个条件(1)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实施;(2)必须是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

  (3)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4)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提示:王某的行为不具备正当防卫的条件。

  2.(1)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协助执法机关及时地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同时,公民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我国法律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还是公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

  (2)在这起案件中,三个学生没有被歹徒吓慌,沉着冷静,采用了与之周旋,设法稳住歹徒,趁机拨打110报警电话等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张思圆、王春和王东三位同学在与歹徒做斗争的过程中取得胜利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第一、三个人临危不惧,在人数、器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敢于与歹徒进行面对面的斗争;第二、三个同学团结一致,相互鼓舞了对敌斗争的信心,赢得了与之周旋的有利时机;第三、灵活机智,没有与敌硬拼,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获得巡警帮助,从而抓获了歹徒。

  (3)本案启示我们,青少年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面对歹徒行凶,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遇到类似的突然抢劫事件,首先,不能慌乱,要沉着冷静,这样才能为脱离险境甚至自卫、擒敌赢得思考的余地;其次,要估计双方的力量、情势对比情况,选择适当方法。除非自身具备同歹徒进行搏斗的条件,一般情况下,不进行硬拼,应以机智灵活处理为佳。如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及特征,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年幼儿童为安全起见,更要讲究智斗,力图借助社会力量解救自己,抓获歹徒。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