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
课题 认识时间(方案A)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设计 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最常见的吃午饭的时间这一事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尝试、猜测。在出现不同答案时进行质疑,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由学生内心的真正需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师: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课件显示)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学生猜测) 有的学生猜是2时,有的猜是12时10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2.认识几分。
3.认识1时=60分。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了。 5.学习读时间。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谁学得最棒,好不好? 1.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连线。 3.拨表练习。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地位。 师:下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看现在的时间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实物投影仪上的手表) 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下来好吗? 专家评析 在本节课中,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1.教师角色的变化。 教师在此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到了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他时而参与学生的观察、研究、讨论;时而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时而对学生汇报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时而为学生汇报的研究成果加以重点强调或升华;在整堂课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发生改变,并非一成不变的。 2.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三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这三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和解决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过程学生的个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每个同学都能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 在整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学会了读写时间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既有情感的体验,又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4.整节课的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无论从课的导入,还是新知识的探究学习,最后的巩固练习,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执教:山东省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张爱芳 评析: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 张 军 本案例选自延边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新课标教案·数学 一年级下册》,如欲购买此书,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邮购电话:010-82608550 服务电话:010-82608377,82608850 邮政信箱:10080-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