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六 整理和复习
|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汇报表 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1.出示一组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二、分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
2.小组活动。
3.交流汇报。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 课本上有这样一组题(P78第1题),请直接写在书上。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作业 第79页的第1题、第2题。 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是对全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和提炼,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相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二是配合整理已学知识,提高学生计算、归纳总结等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中,根据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年龄小,但已经有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的特点,编排了加法、减法两种不同的复习整理方式。 1.在加法中,突出教师的引导,从分类,到归纳总结,教师都是通过几道计算题来进行的,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参与。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练习中,摆脱了以往教师出题学生解答的形式,而采用了学生出题学生回答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2.在减法中,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减法。由于有整理加法的基础,学生就有一种“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体验。 同时,通过适当的表扬,激发了学生合作的欲望,让学生在不断合作完成“任务”中养成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专家评析 本节课是100以内加、减法(一)的整理与复习,教师的教学突出了知识的整理。金老师有意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1.引导学生整理加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先让学生观察一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算式的特点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整理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各种情况。 接着,关于计算方法的复习。通过具体的计算,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在计算和交流中,既关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了算法多样化。 在整理复习的基础上,练习加法计算。金老师把“出题权”交给了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小组合作整理减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整理复习加法的基础上,金老师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减法知识的整理。金老师用谈话的方式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同时以“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设问,激起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学生有经历整理加法知识的基础,再尝试整理减法知识,实现学习方法的有效迁移。学生在合作完成整理减法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总之,整节课一改往常复习课上大量做题的设计安排,注重知识的整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发现。课堂上尽力给学生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执教: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小学 金 萍 评析: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 梁秋莲 本案例选自延边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新课标教案·数学 一年级下册》,如欲购买此书,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邮购电话:010-82608550 服务电话:010-82608377,82608850 邮政信箱:10080-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