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初中化学教案 >> 九年级化学 >> 资源正文
课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
【字体:
课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作者:不详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4

课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第一课时

  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分子组成和化学性质;

  难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综合运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思路和方法】

  引入新课→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的分子组成和化学性质→氢氧化钙性质与氢氧化钠性质作比较→总结→应用

  边分析推理,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问,强化多媒体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①碱的分子组成:碱=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②接触过的碱: KOH、 NaOH、Ba(OH)2

  [提出]HCl、H2SO4HNO3→H+→酸性

  碱分子→OH-~碱性?

  第五节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一)常见的碱

  1.NaOH名称: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 烧碱

  [讲述]

  氢氧化钠有强的腐蚀性,不可直接用手摸,万一溅在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学生实验1]

  ①观察刚取出的氢氧化钠固体的颜色、状态、表面情况,放置片刻表面状态的变化。

  ②将玻璃片上的氢氧化钠用镊子移入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水,用手触摸试管底部,注意温度有什么变化?(倒出约1/3稀释为半试管备用)。

  ③将一片树叶放入上述浓NaOH溶液中,观察热的浓碱液的强腐蚀性。(制叶脉书签)

  ④用玻璃棒沾取稀NaOH溶液抹在手指上,捻一捻,是否有滑腻感?然后立即用水冲洗手指。

  实验完毕,由学生讨论,归纳出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展示投影胶片]

  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①白色固体;

  ②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③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④水溶液有涩味,有滑腻感;

  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强调指出:氢氧化钠又叫苛性钠、火碱、烧碱的原因和氢氧化钠为什么可用作干燥剂?

  [提问]氢氧化钠是不是电解质?学生回答后,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板书]  NaOH=Na+OH-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出OH-,它有哪些化学性质?

  [实验2](先由老师演示,然后学生做)

  

  [提出问题]有人说,酚酞使氢氧化钠变红,对吗?

  ②培养皿中加入NaOH溶液再滴加CuSO4溶液→生成蓝色絮状沉淀Cu(OH)2

  ③培养皿中加入NaOH溶液再滴加FeCl3→生成棕色沉淀 Fe(OH)3

  [说明]上述实验①用侧面投影显示出明显的颜色变化情况;②③用正面投影可显示出生成沉淀的颜色,现象十分明显,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老师演示完毕,指导学生做,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学习兴趣。

  [展示投影活动胶片]

  2)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①与指示剂(石蕊、酚酞)的反应

  NaOH+石蕊→使紫色石蕊变蓝

  NaOH+酚酞→使无色酚酞变红

  ②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说明]NaOH放在空气中时间长了会变质。

  ③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

  ④与某些盐的反应(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才能反应)

  

 

  [说明]用活动投影胶片这种直观教具,减少学生学习难度,为掌握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打下基础。

  [板书] 2.Ca(OH)2名称: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

  [学生实验3]①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学生注意:水要少量,滴加到块状生石灰刚好成为粉末状为止。

  [展示投影胶片]CaO+H2O=Ca(OH)2

  (生石灰)(熟石灰)

  启发学生写出实验现象,产物的颜色,状态,写在反应式旁边的括号里。(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

  ②把所得粉末加入蒸馏水,并搅拌,使悬浊液静置为澄清溶液,倒出上层清液做下列实验。

  [提出问题]Ca(OH)2溶于水吗?怎样证明溶还是不溶,如果Ca(OH)2溶于水,它的水溶液是否与NaOH具有相同的性质?

  〔学生实验〕①溶液的滑腻性

  

  [展示投影胶片](与NaOH的性质比较)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①与指示剂的反应

  Ca(OH)2+石蕊→溶液变蓝

  Ca(OH)2+酚酞→溶液变红

  ②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于检验CO2,或用 CO2检验 Ca(OH)2

  

  ③与酸的反应

  

  ④与盐(Na2CO3)的反应(用于石灰制少量NaOH)

  

  通过上述实验观察、分析,启发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板书3.本课小结: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溶于水,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产生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NaOH=Na++OH-

  Ca(OH)2=Ca2++2OH-

  2)由于它们在组成和结构上相似,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再次展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胶片作比较,进一步说明上述结论)

  3)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物质有许多,有关这一类物质的通性,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

  附:

教案点评:

  本节在学习酸碱盐的概念及常见的酸与酸的通性基础上,并掌握了电离和电离方程式,通过比较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让学生掌握两种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碱,以便为学习碱的通性及复分解反应作好准备。

  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偏低的实际状况,宜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强化电化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科学教育上下功夫,精心设计和安排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作出结论,让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受到基本能力和科学态度的训练、培养。从而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功能。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