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无名课改体验02
          ★★★★
【字体:
无名课改体验02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上《村居》,和往常的课文一样,照样有提问题这一环节。有一个小朋友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老师,‘儿童散学归来早’这句话当中,为什么用‘散学’而不是‘放学’啊。”我一时蒙住了,这词语“意会”差不多,要“言会”还真有些难度。至少对我来说要用话解释出来有些困难。我连忙转移"开"问学生:“有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呢?”可是我却看到了“拨浪鼓”,小部分学生还没体会什么是“散学”呢。
    没法,我的脑子在拼命的转,突然我看到了桌子上有很多上数学课时用的小豆子。有了
!于是,我连忙叫每个合作小组的组长上来抓了一把小豆。
   “现在请每个组的小朋友仔细观察组长手中的豆豆,这些豆豆是不是都在一起的啊”
    “是”
    “现在请每个组的组长把豆撒在桌子上,其他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这些豆都散开来了,本来都是在一起的。”
    “这些豆散的很开,有些是两颗还在一起的,也有些是三颗在一起的。”
    “有些豆他们离的很近。”
     突然,有一个学生大叫起来,把手举的特别高,嘴上在喊:“老师,我知道什么是散学了。”陆续有很多人举起手来:“老师,我也知道了。”并且一个比一个响。
    “散学,就是我们这些小朋友本来是向刚才这些豆豆一样在一起的,可是放学时就都散
开了,所以叫散学。”
    “这些豆有些两颗在一起,有些三颗在一起,就表示我们班有些好朋友他们是一起回家的。”
    “有些豆离的很近,说明我们班的小朋友的家离的也很近。”
     ......
     老师创造具体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比老师解释不是更好吗?:)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