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爱心铸师魂
        ★★★
【字体:
爱心铸师魂
作者:晓小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7

爱心铸造师魂

初为人师,激情飞扬,豪情满天。刚好学校又安排我担任了初一一个班的班主任。没上任之前,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好自己的第一个班。可现实是残酷的:我的辛勤努力工作开始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他们不听我的话,问题很多,课堂纪律不好。就在我困惑、迷茫的时候,我遇到了它——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它让我热泪盈眶,它让我思绪万千,它成了我迷路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进。

它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论文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它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

我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感受着他与学生之间的浓浓深情,感受着镇西老师用爱心铸造师魂的魅力。

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读到万同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第一个最调皮的学生—游柯。在五块石上小学就非常调皮,没有听课和做作业的习惯,并且班主任老师根本管不了他。上中学以后,经过我的耐心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他毕竟基础太差,再加上行为习惯不好,尽管他很努力,可还是显的和班级格格不入。我对他缺乏了先前的耐心。终于我要求校长动员他父母给他转校了。他离开了我们的班级,转到了一个制度更加严格的学校。我用“教育不是万能的” 这句话来安慰自己。读了镇西老师的书后,我反思自己的行为:镇西老师用爱心和耐心转化了万同,而我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将不好管的学生“撵“走了。和镇西老师的做法比较起来,我感到很惭愧。

我带着对游柯的愧疚和自责,把我的热情倾注在了我剩下的44个学生身上。我用爱心来感化他们,发现谁没吃早饭,我会主动给他买早餐,因为他们还在长身体和需要能量完成学习;发现学生生病了,我会带她上医院;如果学生有问题需要解决,我会及时的帮他们出谋划策;遇到学生犯错误,我会耐心地教育他们,做到了真正的关爱学生。

王潇,一个天资不错的男孩。因为成绩好,刚开始进校的时候他有点自以为是,把老师和学生都没放在眼里,常常欺负同学。在一次半期考试后,我们改选班委。因为平时表现不好,他落选了。他把落选的原因归咎在我的身上,终于在一次音乐课上,我们的矛盾激化了,他公开和我顶撞了起来。

事后,我和他进行了一次很坦诚的交谈,我用班级中的一件件小事,用生活中的鲜活的例子,甚至用自己身上的例子告诉他应该怎样做人。我不断地用爱心和耐心教育他。王潇终于有了一些进步,一旦发现他身上的优点,我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他。在我一次次的反复教育中,在一次次的表扬和批评中,王潇有了很大的进步。终于在又一次班委改选中,他成了我们班上的副班长,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在他人生的行程中,我会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来帮助他健康成长。

今年我有幸在西南交大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的报告会,在会场里我亲眼目睹了他的风采和平易近人。他没有专家的架子:他让我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师,因为他就是一名老师。席间休息的时候,他还把自己的资料毫不保留的让我们这群年青的老师复制回家慢慢学习,他还问及我是教中学还是小学。当时和李镇西老师离的那么近,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我暗下决心,我也要做一名像他那样的老师。

这次报告会让我受益非浅,让我明白了师魂的真正价值所在乃是用爱心来铸造。我用镇西老师的理论来指导我的工作,我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来不断地帮助我的学生成长。他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他们认同了我这样一个老师。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课堂下我们是好朋友。课堂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比以前好多了。而且我们班还有幸被评为了优秀班级体。这对我和我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鼓励,看到他们一天比一天懂事,一天比一天热爱学习,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欣慰。

在教育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肯定会荆棘丛生,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像镇西老师一样用爱心来铸造师魂,帮助我的学生健康成长。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