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手持彩练写华章 中考满分作文的语言特色
“谁持彩练当空舞”?当今莘莘学子!赏读初三少年的应试佳作,我们时时进入诗意浓郁、哲理深邃、情趣盎然的境界,为他们给文章精心编织的色彩绚丽的外衣所吸引。如果进一步探讨这些包装之美,我们可以发现下列三个特点:
一、追求诗意化表达
江苏南通市2003年中考要求以“兴趣”为题作文,诗意化的表达不时闪亮于卷面。有位考生写学钢琴时间长了感到枯燥厌烦,当语文教师的母亲发现后进行教育引导,文章没有用“贵在坚持”之类的抽象语言,而是这样叙述母亲的一番话:“兴趣是一幅风景,看久了总会厌倦。这时候需要细心发掘,在风景背后,总是境界。”这种表达,是诗美与理喻的谐合,耐人品味。有位考生写学绘画,出语不俗:“春来,洁白的宣纸上,墨竹拔节,画笔下描绘出铮铮铁骨,浩然之气现乎其形,诉说着坚贞不屈;夏至…… 皑皑冬雪,我失望无景可取,可老师扫开一片雪,我惊异地发现那片‘遥看近却无’的绿色。于是,师徒挥毫,共同记下这雪中的希望。”读来诗意扑面,韵味悠长,如同观赏一幅水墨精品。
湖北省2003年中考要求读两段老师对学生的评语,然后自选角度作文,不少考生的语言拒绝老套、平庸,而是在议论中注入诗情画意,亮出人文光彩。请欣赏其中的一段:“一纸好评语是一支激活素,可以把沉睡中的学生叫醒;可以让信心、雄心如樱花般开得灿烂,开得耀眼;可以使心如枯井般激不起半点波浪的人,心重新复苏,重新变成浩瀚的大海。一纸糟糕的评语是一剂麻痹药,可以把清醒中的人灌醉;可以让燃起的烈火,整个掉进冰窖,去品尝冰的刺骨,只能与那千年寒冰共唱:‘冷了,冷了,冰冷了……’可以使心如长江流水般的人,变成黑色死潭,就算把泰山投入,也可以不见一丝波纹。”作者运用比喻、对比、夸张、排比等多种辞格,使议论形象化,诗意化;比起一般老生所用的“好的评语能鼓舞信心,差的评语能使人灰心”一类的议论语言来,这种诗意化的阐述尽显文采,明显高出一筹。
二、造成哲理化表达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哲”即聪明,“哲理”是指包容聪明智慧之理。哲理化表达是感性与理性的水乳交融,是文学与哲学的相交谐合。2003年益阳市中考要求以“书”为话题写作,有位考生弃实就虚,拟题“人生的句号”,开篇就具有哲理味:“奶奶说:‘人生是一本书,上面每一个字都是你的脚印,它是一本永远没有句号的书,只有不断追寻这个句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文章在“我”与奶奶的交流中展开,时时闪出睿智之光——“我”学会微笑待人,奶奶说“这只是人生书本里的序言”:“我”学会讲礼貌,奶奶说“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顿号”;“我”学会乐于助人,奶奶说“你找到了人生的逗号”;“我”学会真诚交友,奶奶说“这依旧是逗号”;“我”学会了宽以待人,收获了别人的感激和赞扬,奶奶高兴地说:“人生之书无句号,你虽然没有得到它,但你赢得了可敬的感叹号!”看,有关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刻内涵包含在看似通俗浅显的语言中,哲理化的表达又处处紧扣人生之“书”进行,读者能不为小作者的哲思慧语所折服,享受理性思考的愉悦?
有的考生在议论中注入创新思维,也能使论述进入哲理化的胜境。2003年山西长治市中考作文题是以“桥”为话题写作,有位考生调动阅读积累,拟题“假如断桥没有断”,针对“断桥是断情桥”这一浅薄之见发表议论,请欣赏结尾处的总结语:“断桥告诉我月亮不会长圆,不然怎么会有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断桥告诉我,失败是美的,不然我们怎么会在失败中愈挫愈奋;断桥告诉我,断桥是美的,因为它揭示了真理,那就是残缺是永恒的美!”多么机智的文字!这是审美与哲思的妙合!家喻户晓的《白蛇传》只有用创新思维的眼光去解读,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快感,而言简意赅、充满辩证法的哲理化表达是不可或缺的包装。
三、追求情趣化表达
活泼机智、乐观开朗、顽皮好逗、谐趣洋溢,这些本来就属于少男少女,中考作文理应亮出真我,用情趣化表达唤起阅卷老师的回忆,共享天真、欢乐和来得快也去得快的烦恼。江苏南通市一位考生写《兴趣》,写到“我”借了一本《水浒传》,答应三天后归还,为了对付视读课外书为“荒废学业”的老爸老妈,“我”演出了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唉,这种读书方式实在不好受,熄灯后,我必须把头缩入被窝深处,被角必须压得密不透光,然后打开手电筒,屏息看书。略有声响,必须以最快速度,熄灯、伸头、察看,直到‘警报解除’,又缩头蜷腿、开灯……没想到效率还真快,只是憋得满头大汗,脸上发烫,呼吸不畅。为此还烧坏了不少灯泡,零花钱要多了,引来老妈一顿‘严肃审问’,我硬是保持住了‘革命本色’,死不招认,‘任尔东西南北风’。然而‘天网恢恢’,我的‘被窝计划’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可我依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看,本是带着几分苦涩、无奈的“被窝式”的“文化苦旅”却被写得如此富有灵气和情趣,恰到好处的自我调侃使一个少年读书迷形象跃然纸上,阅卷老师能不为作者的机智幽默所感动?能不发出会心的朗声一笑?能不“慷慨”地给予高分?
编织彩练当空舞——中考作文语言的成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