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解读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新闻”
中考语文试卷可为异彩纷呈,开放性试题、个性化试题和探究性试题层出不穷。新闻类试题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一、标题类
例1.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给新闻拟标题时应抓住导语和关键词语,注意语言简洁精练,同时尽可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此题应抓住“三峡”、“今日”、“蓄水”三个关键信息。
二、信息类
例2.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
昨日,记者从成都市邮政局获悉,按国家邮政统一安排。从即日起,凡是通过邮局汇往民政部、卫生部、红十字总会等的防非典爱心捐款,均免收邮费。目前,我省一些机构和个人纷纷表示捐款意愿,国家民政部、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已开通了爱心捐款通道。寄款时,汇款人须在附言栏内说明“防治非典捐款”字样。收款单位在收到汇款后,将向捐款者寄发收到捐款的收据和相关资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较强的归纳能力,语言力求简练。该题可抓住捐款时间及免收邮费作答。
三、仿写类
例3. 2003年5月21日,中国登山队员再次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给全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请仿照例句,再写出一个赞扬他们的句子。
例句:你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本题是一道与时事结合的好题。考查学生对时事的关心程度和语言积累能力。做好这类题要求学生有广阔的视野,广泛阅读,占有丰富的资料,才能得心应手。此题可答:你们的精神是那样的英勇和无畏。
四、补充类
例4. 根据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答题。
南方网讯 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___________________。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
简析:本题重在考查语言概括能力。写结语就是对新闻内容进行概括小结,此题可从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及加大清理力度作答。
纵观中考语文试题,凸显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