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 >> 资源正文
课题:发新书
        ★★★
【字体:
课题:发新书
作者:不详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4

课题:发新书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含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

  3.创设发新书的真实情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

  小棒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发新书

  (一)创设发新书的情境,引入新课. 【演示课件“发新书”

  师:今天我们一起先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小明!他是新华小学一年级(1)班的一名同学。他可是一个特别关心集体的人,班里的事情他总是抢着做!你们瞧,他又在忙什么?

  师:同学们说对了,他在帮老师给同学们发新书!他好像在想着什么!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他在想这些书够不够!

  生:他们班男生有18人,女生有19人,他一共抱来40本书,每个同学发一本也不知道够不够?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说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新朋友引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进行热爱集体的思想教育.)

  (二)利用情境,引入新课,提出并解决问题.

   师: 同学们一致认为够了,那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1:假如他们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有20人,这些书就正好,可是他们班男生和女生都不到20人,所以肯定够了!还剩下两本呢!

   生2: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19人,我还知道我们班一共有38个人,如果把书给我们都够了,那他们班比我们班人少,也一定够!

  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实际上,小明抱来40本新书,发给同学们每人一本,他想知道这些书够不够?其实,只要算出来班上的人数,就能知道40本书够不够。一共有多少人?你能根据这个数学问题列个算式吗?

  生:18+19=?

  师: 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先自己试一试,再和你们小组的伙伴说一说.

  师: 那么,19+18 到底等于多少?我们该怎么算呢?老师相信你一定有办法!

  (三)学生汇报:

  生1:我是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10+10=20,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9+8=17;再把这两个得数加在一起就是一共多少人,20+17=37.

  生2:我是用19先和18的十位上的10相加,19+10=29,29再和剩下的8相加,29+8=37.

  3:我是先把19看成20,这样算起来会觉得简便一些,用20+18=38;把19当成20来算,多加了1个,这样算出38后,要把这多加上的一个给减去,38-1=37.

  师:这些都是不错的口算方法,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就可以用哪一种方法来口算,相信除了这些方法,你一定还有别的好方法,不妨在课后告诉你的小伙伴!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还可以用学具盒中的小棒!

  师:同学们试一试吧!

  师:有同学提议: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怎么样?自己有信心做对吗?好,试试看吧! (生自己动手用竖式来计算.)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叙述自己竖式计算的过程,教师对“满十进一”的写法进行指导。

  师:怎么样?和你想的一样吗?如果做对了,就快为自己鼓鼓掌吧!你真棒!如果让你自己完成几道题还能行吗?

  (设计意图: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学生的方法还是很多样的!随后,一起解决“到底怎样计算”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动,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促使他们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探究计算方法时,利用小棒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得直观体验,鼓励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活动二、试一试

  1、进一步巩固竖式计算.

  25+18 37+24 46+35 51+29

  (教师强调“满十进一”时的正确书写)

  2、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

  同学们,你们看妈妈带明明去商店买服装,你能帮明明算算要付的钱数吗?

  

  我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

  生:买一顶 和一条 要用多少元?

  生:买一件 和一双 要用多少元?

  3、看图进行估算

  练习设计

  1、算一算,想一想

  亮亮要为战斗在一线的叔叔、阿姨折一些千纸鹤,祝愿他们平安!你能回答红红的问题吗?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与课堂上相似的问题与困难?举例说明.

  板书设计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