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课标解读之五: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
【字体:
课标解读之五: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理念】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解读】留心每一个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气”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活泼烂漫的天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当前作文教学对孩子束缚太多有密切的关系。
  据专家们研究,小学生有两套语言系统,一套是“正经”话;一套是与伙伴们交流的悄悄话,即伙伴语言。“正经话”也就是大人腔,通常是孩子们按照成人的意愿或学习成人的表达方式而讲的话,缺少个性和童真;而伙伴语言则生动、形象,有灵气。我们必须努力沟通两套语言系统,让规范性的语言与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伙伴语言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首先要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儿童涉世不深,社会化水平不高,常常说一些幼稚的话语。这正是儿童天真无邪、憨态可掬、童趣洋溢的表现。老师们不应急于用所谓“规范化”的语言来强行加以修正,而是要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宽松、民主的土壤,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其次要激发学生有创意表达的勇气。让学生在习作中“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是初步要求,另外还要让学生表达得好,表达得有创造性。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孩子虽小,但随着自身的成长,他们对许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可他们为什么不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呢?主要是怕别人笑话,怕没有价值。其实,一切独立思考的成果都是有价值的,即使幼稚,因为是属于自己的,也就具有了他人的思考不能替代的独特价值。因此,我们应当大力倡导孩子在作文中多写“我想”“我认为”,当孩子说出有创意的话时,要用“这是你的”“这是你的独立创造”等话语来鼓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有创意表达的习惯。
    【案例一】老师带着低年级孩子到公园去,开展一个“发现秋天”的活动。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请听孩子们的表达是多么地富有创意。
    师:请大家坐在草地上,闭起眼睛,静静地听──你们听到了吗?什么声音?
    生:我听见了“呼呼、呼呼”的风声。
    生:我听见了“沙沙、沙沙”树叶摩擦的声音,因为风一吹,树叶动起来了。
    生:我听见了“簌簌”的落叶声。
    师:大家听得真用心。再想一想,如果在其他地方,我们还可能听到什么声音?
    生:可以听到“哗啦、哗啦”的海浪声,小溪“叮咚、叮咚”的流水声。
    生:对了,趴在地上,我也许会听到田鼠挖洞的声音,它们准备藏粮食过冬呢。
    生:大清早,田野里农民忙着耕耘,有镰刀割麦子的“刷刷”声和人们的说笑声、脚步声。
    师:对了,我们在这里听不到,但是秋天里这样的声音确实存在。老师告诉大家,还有些声音太轻了,用耳朵听不到,得用心去听。比如,花谢了,花瓣落下来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生:我想,花瓣在哭泣:“呜──呜”,因为她们很伤心,她们舍不得离开这美好的世界。
    师:我很赞同你的看法:你在用心体会,设身处地地想着“花”的心思,好像你自己也成了一朵花。还要表扬的是,你说得也很好:除了说听到什么声音,还加上你合理的想象,这样说,大家都能理解。
    生:在我听来,花瓣落地的声音是:“嘿嘿,嘿嘿”。因为她们很高兴,一个个都在笑。
    师:你能不能说得更详细些:她们为什么会高兴?
    生:因为花瓣姐姐很自豪:她们曾经用自己的身体打扮这个世界,使大家都得到美的享受,人们不会忘记她们的。而且她们来年还要来,又会有新的花瓣开放。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秋天里,大自然的种种声音组成了一曲交响乐。这乐曲用不同的心情去听,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发现。就像音乐家谱写的音乐,有的欢快,有的凄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秋日的私语》,这是理查德·克莱特曼演奏的钢琴曲。从这首曲子里,大家能听到什么呢?再想象一下,透过音乐,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景象?把这些画出来,好吗?或者你自已另写一篇文章,题目叫“我听见了……”好吗?
                                               (韩春梅)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