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们为什么要说话?就是为了交流思想,不然,说话就没有意义了。口语交际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的,这种说话训练有很强的实用性。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是怎样的呢?一、它是双方的,即有说的,有听的;二、它是互动的,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什么时候双方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完了,什么时候就结束了。所以在教学中,应在交际的情境中进行,这种情境的创设,要和生活一样,即我们常说的,“要把生活搬进课堂”。
在具体教学中,要因年级、班级而异,同一训练内容,低中年级要求要低,到了高年级要求要适当提高,难度适当加大。训练时,要求要明确,要注意面向全体同学。
【案例]下面是我在六年级进行的“看望病人”的口语交际训练片断。
师:教我们数学的王老师,因为高血压病犯了,住进了医院。我想请几位同学代表全班同学去看望他。我们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生讨论,然后发表意见。)
生:准备一束鲜花,再带点别的东西,例如水果什么的。
生:我们可以搜集一些治疗高血压的偏方,告诉王老师。
师:这个主意不错。还可以了解一下,患高血压注意什么,这是比送水果还要好的“礼物”。──大家再想想,见了王老师说什么、怎样说,王老师听了才能心情愉快,有利于战胜疾病。
(分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长把小组的意见说一说。)
师:请同位的同学按刚才大家说的,一人扮王老师,一人扮去看望的学生,先演练一下。角色要互换一次。(这是创设的“小情境”,这样能使全班学生得到练习。这期间老师要巡视指导,特别要关注说话有困难的学生,注意发现好的典型。)
师:大家练得很认真。现在我当王老师,请三个同学来看望我。我这里准备好了一束康乃馨花,你们拿好。我现在在医院里。(说完,坐在一把椅子上。)
(三个学生轻轻敲门,然后推开门,慢步走进病房,齐声问:“王老师好广)
师:好,好!快快请坐。
生:王老师,我们代表全班同学来看望您,送您一束康乃馨,祝您早日康复!
(师接花,连声说“谢谢”。)
生:王老师,您的病好了吗?
师:好多了,血压基本正常了,头也不晕了。
生:王老师,您以后少吃盐,吃的菜要淡,不然血压会增高。
生:如果您能吃蒜,每天可以吃几瓣,吃大蒜能降血压。
生:还可以多吃点醋。
师:谢谢!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生:还要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身体,多走路。您这么大年纪了,走路就是最好的运动。
师:我最大的心事是王刚那几个同学,担心他们掉队,不知这几天他们又调皮了没有?
生:他们好多了,上课很专心,是校长代的数学课,您就放心养病吧。您一定得乐观!(笑声)
师:听您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
(演练完毕,同学进行评论,指出优缺点。)
(于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