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
        ★★★
【字体: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
作者:杨丹春    资源来源:江苏省如东县光荣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讲座提纲:

  一、 新教育目标的透视;

  二、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领悟;

  三、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实验教材编写特点分析;

  四、 语文教学策略浅谈;

  五、 语文教师素质要求浅析。

  内     容

  一、新教育目标透视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各国之间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已成为教育的竞争。教育必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能为生产生活服务。在分析了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各教育先进国家(如美、英、法、德、日等国)的教育目标后,我国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教育目标,《纲要》中作了明确表述,主要是:①培养的学生要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以几何级数递增,获取许多知识已不再是学习的首要目标,取而代之的将是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个人或单位事业成功的法宝,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未来人与人的竞争,单位部门间的竞争,地区国家间的竞争在水平、条件相当的情况下,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谁就能取得胜利。而另一方面,只有创新精神而没有实践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所以这两点是我们教育目标的核心。③要有一定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已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应成为人类社会所有成员的共识,成为每一个社会文明人的自觉行为。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繁衍、安定生活下去,人类社会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教育、环境意识的培养被摆在了重要位置。④要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要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乐于为人民服务。新课程培养目标将这一点放在首要位置,足见国家对德育的重视和德育的重要性。著名演讲家曲啸曾说:“有德无才的人顶多是个庸才,而有才无德的人却是个危险品。”因为这种人自私,为了一己的利益会 损害别人的利益,集体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甚至会背叛自己的祖国。比如说我们国家培养了那么多大学生、研究生出国留学,可真正学成回国为祖国效力的人还不到出国留学总人数的 20%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吗?例子是很多的。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样去爱国。”陈至立部长在《WTO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篇文章中以极其敏锐的目光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加强对下一代的德育工作,防止西方敌对势力、敌对国家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和平演变。所以说德育工作是很重要的,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⑤要有健壮的体魄,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乐观、自信、勇敢、坚毅、果断等),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如要学会欣赏美、评价美、表现美等),要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学会休息、学会生活,只有会休息、会生活的人才是会工作的人,才是有创意的人。我觉得这是新课标培养目标中很前卫的一点,它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关注了学生未来的生活。

  简单地说,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目标是紧跟时代步伐的,蕴含着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

  二、语文课程性质特点领悟

  再来看看我们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应该在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的过程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觉得首先要弄清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这是语文教学的方向,语文教学的本源。

  新课标吸收了新大纲的优点,并作了发展,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作了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什么是“工具性”?就是指语文作为一个交际工具,它要培养学生扎实运用语言的能力。什么是“人文性”?就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或是情感受到陶冶,或是思想受到启迪,或是审美情趣受到熏陶。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课文内容里蕴含了浓厚的人文教育因素。一篇好的文章、一部好的作品总让我们的灵魂久久受到强烈的震撼。像《平凡的世界》《骆驼祥子》《高老头》等。有不少年轻教师喜欢看《读者》《青年博览》这两种杂志,就是因为这两本杂志里每篇文章都是经典佳作,都有着浓厚的人文教育因素,令人百看不厌。再看我们的作文,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邱少云那宁可在烈火中忍受煎熬也不暴露整个潜伏部队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同时一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影响集体,不影响大局的品质悄然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蕴于其中,润物无声。

  我们一直很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却忽视了它的人文性,认为人文性只不过是工具性的附加,其实这是对语文性质的误解。现在我们一定要两者并重,两全其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实验教材编写特点分析

  再来看看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写,看看它的编写有什么特点,看它是否符合新语文课标理念的要求,也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而更有利于我们灵活的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教学。

  1、苏教版实验教材的编写坚持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现代气息,开始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如:一年级下册《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放小鸟》《这儿真好》,还有上册的《小河与青草》,这些课文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上册《怀素写字》,下册《咏华山》《它得的红圈圈最多》在教育学生要向榜样学习,积极进取。《蘑菇该奖给谁》意在教育学生与强手竞争才有价值。《骑牛比赛》意在教育学生只有经历失败才能取得成功。《奶奶的白发》意在教育学生要从小学会自立自强。《做什么是最快乐》意在教育学生要乐于为别人奉献。《我叫“神州号”》《东方明珠》《好学的爸爸》则在对学生进行适应时代步伐的教育。“神州号”是中国人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中国人将要依靠它实现几代人梦寐以求的遨游太空登上月球的梦想。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而《好学的爸爸》则在告诉学生电脑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电脑操作。等等,等等,这些课文题材多样,主题丰富,有助于学生高尚的品格、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2、教材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

  比如:无论是识字还是课文,无论是语言积累还是口语交际,都安排了色彩鲜艳、意境丰富的画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降低了学习难度。

  再如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P70问学生这些分别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并亮开嗓门学一学。这就是在积累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这种学习方式多有趣呀!让学生认准了这些动物的叫声后再亮开嗓门儿学一学,真有意思。

  这样的例子还有P52:认识下面几种车辆,说说他们各有什么本领?P114:这些动物找不到家了,我们帮帮他吧,它们分别住在哪里?P147:气象歌。P107:认识家居物件等等。P122: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这幅文字画改化成风景画,在涂上颜色,然后跟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画。这也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多学科的融合,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结合,有对学生想象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审美情趣的陶冶,它的教育效应是多方面的。

  3、教材入选课文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有寓言、古诗、儿歌、童话等,特别以童话居多。

  童话是最适合儿童学习的内容,它趣味性强、情境丰富,每篇童话里都蕴含着不同的教育意义,儿童总能在童话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行自我教育。所以说选择童话作为教育孩子的内容,的确是明智之举。正如一位作家说的:“儿童如果不生活在童话世界里,那么它的童年生活是不健康的。”像上册的《北风和小鱼》《小河和青草》《三个小伙伴》,下册的《蘑菇该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这儿真好》《世界多美呀》《做什么事最快乐》《蚂蚁和蝈蝈》等都是非常有趣的、意义深刻的童话。

  4、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比如:一些象形、会意字,教材呈现出了它们的演变过程,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掌握这些自得字形,既学得有趣,又好学易懂。P12对一些形声字的字形,既学得有趣,又好学易懂。P12对一些形声字,采用了转盘识字法,让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同时也渗透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再如P37:“‘河’、‘池’都带‘氵’,因为小河和池塘都有水。‘跑’、‘跳’都带‘足’,因为‘跑’和‘跳’都要用脚。你还能从前面这段画中找出偏旁相同的字吗?想想为什么带这个偏旁?”这就是在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5、教材内容的安排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

  例如:对只要求认识的字都排印在两条绿线内,对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排印在田字格内。课后练习的要求也是要求明确,重点突出。差不多每篇课文后面都条目清楚地安排了这两项内容: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②按笔顺写生字。摈弃了原先繁琐得课文内容分析,让学生重点练习识字写字,诵读课文,练习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6、在来看看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也是灵活多样。

  我们以“识字”部分为例:有的将字词放在左上部分,图在右边和下边;有的将字词放在中间,图环绕在四周;有的将图放在中间,字词放在上边和下边;有的将图以对角呈现;有的将图放在上面,字词放在下边。从呈现方式上避免了雷同化模式化,尽力避免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感。

  7、教材还给我们提供了综合性学习的范例。

  如P109“收集你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再班上搞一个‘小小体育窗’展览,同学们自己来做解说员。”首先学生在收集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优秀运动员图片的过程中,就有一个鉴别筛选得过程,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哪些是自己不喜欢的,为什么这个事自己喜欢的,哪个是自己不喜欢的。这实际上就是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过程及能力的培养。然后在班上搞一个“小小体育窗”的布置,又是审美能力的培养,最后再由同学们自己来做解说员,这又是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8、教材给我们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拓展空间。

  提倡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可以说这是一套工具性很扎实、人文性很浓厚的好教材。

  四、语文教学策略浅谈

  1、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交流对话。这是有道理的:学生只有在自由、和谐的状态下,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出自身的潜能,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则更有说服力。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有了安全感后才会产生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

  2、教学要有趣味化、情境化、游戏化

  教学趣味化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只有有趣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如何实现趣味化,可以有以下两点:

  ①尽可能多地创设意境丰富的教学情境:

  “情境”是个很抽象的名次,“情境教学”则是个很精深的教学理论。情境的创设对教学的确大有裨益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与无意中入情入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受到教育。

  我们可以用影视录像、录音、实物、模型、课件等创设情境,特别是课件对情境创设效用最明显。它可以讲属于过去或未来的时空拉到现在,可以将抽象变为具体,将静态变为动态,帮助学生领悟课文。如:《草原的早晨》一课,为了加深学生对草原美景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课件,课件里播放蔚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大草原上,几个健壮的蒙古族牧民骑着高头骏马,自由自在的放牧这洁白的羊群。和着优美的画面,播放悠扬的背景音乐:“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向四方,百鸟齐飞翔……”学生入情入境受到了美的陶冶。

  除此而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角色表演来创设情境,角色表演既可以由几个同学演给全班同学看,也可以在小小组里分角色表演,这样即迎合了学生的表现欲,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蘑菇该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这儿真好》《做什么事最快乐》《蚂蚁和蝈蝈》《乌鸦喝水》《春笋》等都可以进行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悟课文。

  ②教学游戏化

  游戏是儿童衷爱的,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是重要的教学策略。游戏化教学的方式种类很多,如:故事法、猜谜法、音乐法、儿歌法、动作法、游戏法等。例如:在教学上册P60识字2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有趣的音乐,让儿童在音乐声中有的韵律读词,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太阳、闹钟、小鸟、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脸、早餐、上学、升旗、做操”,这样学生即感兴趣,且多感官参与,学习效果一定很好。

  3、教学方式要多引向实践、探究,教学内容多引向生活、自然。

  教材有很大的开放性,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下了很大的拓展空间。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之一,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它的资源时非常丰富的。新课程中列举了27种,如工具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展览会、报告会、故事会、报廊、黑板报、广告标牌、自然风景、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重大事件、日常生活等等,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说语文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积极开发这些资源,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综合性学习,多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活学语文,学活语文。

  一句话,低年级语文教学要“重识写、重诵读、重感悟、重积累、重探究”。

  五、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浅析

  1、要有很高的人格素养

  他必须民主、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他要仁慈、和蔼、宽厚,要处事公正、办事负责、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他还要有良好的性格和个性品质,如:乐观、开朗、幽默、自信、坚毅、果敢等。一句话,教师要做一个堂堂正正、工工整整、完完整整的人。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自然就喜欢听你上的课了。“亲其师方信其道”的道理古已有之。

  2、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①要精通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如:注意的稳定与持久、兴趣的培养、记忆的规律、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等都是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我们要牢牢掌握。

  ②要透彻领悟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等,掌握这些教学才能游刃有余。

  ③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熟读名家名篇,对文学作品有很强的领悟能力。

  3、要有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

  除了文学知识外,还要多涉略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如:戏曲艺术、影视艺术、天文知识、地理知识、军事知识、历史知识、科技知识等。要多看书、读报、看电视、上网络。我们语文教师的学习资源也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

  其次,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如唱歌、唱戏、弹琴、听音乐、画画、书法、打球、下棋、跳舞等。

  4、对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

  ①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如对课堂节奏的调控能力,对课堂气氛的调节能力。概括地说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都是那么到位,都是那么吸引学生。

  ②对教材的把握和创造性处理能力

  对教材要有整体把握能力,把握的高度要高,只有高屋建瓴,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另外,教材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施展空间,在方向不变、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我们要多创造性处理教材,争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

  3、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如朗读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最好还要会唱、会说、会跳、会演、会画,多般“武艺”样样精通。

  六、结语

  (一)在什么情况下学生学习的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2、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6、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7、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8、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二)学生喜欢的教师的特征:

  1、平易近人、尊重理解学生;

  2、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3、幽默、风趣;

  4、教学方法好、教学易懂;

  5、知识广博;

  6、兴趣爱好广泛;

  7、处事公正;

  8、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9、做事认真负责。

  (三)学生不喜欢的教师的特征:

  1、对学生不热爱、冷漠;

  2、脾气坏、无耐心;

  3、经常讽刺、责骂、挖苦学生;

  4、不公正、偏爱;

  5、说话不幽默;

  6、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7、下课拖课;

  8、只听班干部反映情况;

  9、布置作业太多、太难;

  10、向家长告状。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