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以“活动”促“积累”
        ★★★★
【字体:
以“活动”促“积累”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语言素质。学生语言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平时的阅读积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拥有的可以阅读积累的材料很多,但是主动阅读积累的学生却很少。只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不断积累,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语文活动课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诱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目的的课程。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有趣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因此,以语文活动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阅读积累,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一条途径。
一. 以“活动”激发阅读积累的兴趣,丰富学生语言。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选择有趣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就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小记者抢新闻》这项活动。在“小记者”赶到目的地的途中,设置一个个关卡,每个关卡设有适合学生解答的语文知识趣题。每个“小记者”只有解答了趣题,才可继续前跑。到终点后再返回起点发布新闻(向教师讲感受、谈体会)。活动结束,评选优秀小记者,看谁解答的趣题多,正确率高,速度快,口述表达好。这样带激励性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
学生在活动的激励下,增强了阅读兴趣,诱发了积累动机。教师再提供适合阅读的材料,选择推荐课外读物,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庭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就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对应的活动。这样循环向前,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以“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语言。
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否真正养成,必须看学生平时阅读的情况。根据活动课程的目的性原则,可以定期开展活动,培养并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主要包括“要读”和“会读”。活动诱发学生阅读积累的动机,显然能使学生“要读”。“会读”却较难培养。教师可提供学生几种积累的方式:摘抄、制卡片、剪贴等,学生也可自行设计(有条件还可利用电脑积累)。学生在读、划、思的基础上撷取内容,进行个体的自主性选择。班级组织阅读积累本(或积累卡)展览、交流、评选活动,使学生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
皮亚杰在他的语言获得理论中提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也必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成语缀趣》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将有关的成语连缀成一段有趣的话。围绕一个中心,四人一组小声议论,说说。准备一定时间后,开始汇报,较好者给以书签等小奖品鼓励。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在阅读摘抄积累的基础上,诱发学生的表达欲,进行围绕中心、有条理地组织语言、内容较具体等语言训练,达到预期目的。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开展活动可以使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行自我积累。《载培成语树》这个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成语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训练语言),还丰富了学生的成语积累。活动以比赛形式进行,分红、绿、黄、蓝四队。比赛有抢答题,例30秒钟内说出10个三个字的成语;也有必答题,例“接长龙”,每队一号队员说出一个成语,如“千军万马”,二号队员接着这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再说一个成语,一直接到这一队结束。每次正确回答完毕,给一片树叶(四队四种颜色),妻最后 比一比哪个队的成语树枝繁叶茂。许多同学在活动中学到了许多新成语,丰富了自己的成语积累。由此可见,活动本身也是积累。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为阅读积累注入了活力,诱发了学生阅读动机,坚定了学生的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再导以良好的阅读言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然后开展活动让学生的语言得到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素质一定能提高。

本文发表于《常州初教》1998年第10期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