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修订小学语文大纲的指导思想主要有:
(1)坚持“三个面向”。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是这次修订大纲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办教育要放眼现代化,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基础教育要培养面向21世纪、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世界通用的人。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就语文学科来说,要了解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要增强未来意识,努力实现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培养的学生要有不断求知、敢于探索的精神,要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读写速度、读写能力,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语文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
(2)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语文教育比较看重知识的积累,继而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知识迅速翻番的今天(近30年知识总量翻了一番,预计1990年到2020年的30年间,知识总量将翻三番),基础知识仍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教育要由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转到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取向。语文教育应该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一生的发展,特别是学会学习,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语文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作。小学语文是语文的普及教育、基础教育,重在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做人的根本;一方面要打好语文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语文能力;一方面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人文素养;一方面培育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健康的个性,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一方面重视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语文学习习惯。
(4)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要更新观念,语文教学要切实由教师的教(包括不必要的讲、满堂问、过多的控制和限制等等)出发,转到从学生的学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练,是辅导员,学生是主角,是主人。“教”完全是为了“学”,要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学。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面来说,是全员,每个学生。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体现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从形式上说,读、思、议、写,多种多样。要在教学中充满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学习活动。再者,社会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处处用语文。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是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的强项和份内的职责。阅读总伴随着思维和情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情绪跌宕,感情起伏;作文也总是伴随着思维和情感,用心布局谋篇,用情表达所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读写训练中,在训练语言的同时训练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