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乡村淙淙的小溪流里,生活着一种袖珍型的小鱼。它们执着、顽强、好斗,喜欢成群结队地逆水而行。打我记事起,就认识它们。后来由于离家求学,随后又忙于工作,便没有再见过它们。
三月的一天,我应邀伴几位客人游玩那“世外桃源”。这是本镇唯一可人的景点,我早已是物景皆熟,因此赏完桃花便向客人告辞,希望独自小坐一会。烦嚣的工作生活一直使我的神经绷得紧紧地,近日又遇到些不顺心的事,只觉着身心憔悴。
眼前的“世外桃源”正大兴土木,湖水被抽干了,只残留湖底的一个个小水坑,积着点水。与湖相连的几条明渠也成了丝丝缕缕的小溪。那明渠与湖原是相连的,构成一个高低错落的循环,是这里的一大景致。没有水的公园,到底失了灵气!
忽然我眼前一亮。在那跌跌撞撞冲泻下来的小溪里边,活跃着几尾小鱼。这时缓时急的水流正合小鱼的胃口,它们有的两三尾齐头并进;有的一条跟一条逆水向上。
小溪的水又浅又亮,忽急忽缓,轻快地淌下来,撞到突起的卵石,宛而地转个圈,便盘旋下来,形成了浅浅地,平静的港湾。这里倒不见斗水的小鱼。
我一直静静注视着那几尾欣喜的身影。它们使劲摆动着小却强壮的尾部,逆波抗流,团结一致向上冲着。似乎成功了。忽而冲下股蕴势较大的水,它们都还没准备好,便阵脚大乱,被拽了下去。有一条似乎逃过劫难,更加努力地摆动整个身体,向上冲刺。处境似乎好了,这一段的水温温缓缓。小鱼放松了警惕,缓缓地摆动着小尾巴,惬意地任水推搡。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被温柔的陷阱挟裹着的小鱼很快又退到了刚才的急流处。它意识到了,想振尾自救可是来不及,无情的流水毫无愧意地将它推了下去,带着肆意地,“哗哗”地笑。
顺着流水,我在那平静的港湾里找到了那几尾被水冲散的小鱼。他们似乎不甘于这里的平静,摇摆几下身子,便又冲到了入水口,那散去的大部队,就像是突然从地下冒出来似的,一忽儿全聚在一起,冲出入水口,逆水向上。
然而,上游那一段急流,仿佛是一道它们永远也跃不过去的槛,一次又一次地将它们冲下,击溃。小小的鱼儿,似乎有磨不掉的意志,掐不灭的决心,失败了再冲锋,再失败,再冲锋……
游园的客人要回了,我没有向他们讲述我的发现,只在心底默默地同这些勇士作别。返回的路上,我想到了我自己,一个分校的小学教师,何尝不像这斗水的小鱼。不进则退,只有像学生那样不断地学习和奋斗,也许才能冲过那一个个湍急的水流。
以后连日大雨,我不禁担心起这群小东西的命运。赶去看时,大湖已满,明渠的水也已深邃得看不见底。这群勇士,若已融入那一汪湖水,倒也令人安慰!
作者简介:
华敏,女,22岁,大专在读。2000年毕业于萧山教师进修学校,现执教于闻堰小学黄山分校,任分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性格活泼,兴趣广泛,爱好读书、写作、美术、交际等,先后有三个课题在区级立项,有一篇论文《佳文有骨,好句为髓》在2002年区小学语文年会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其学生作文也有多篇在区级各项评比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