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213232 地址:江苏省金坛市涑渎小学
姓名:徐吉华 电话:0519——2733202
每当教完一届学生,我都会以《我最喜欢的老师》为题目,让学生自由作文,以聆听学生的评价,寻找工作中的得与失。也许我是班主任,也许我是语文老师,也许工作还算出色,在以往,“赞扬”我的学生总是不在少数。而这一次,却令我大吃一惊,全班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选择了朱老师——一位“相貌平平”的自然老师。朱老师已年过花甲,“头上”也没有任何“光环”。朱老师本来一直教语文,由于年迈,今年学校领导照顾他,让他教一个年级的自然,在自然教学方面还属“新教师”,对自然学科的知识及教学方法也都了解甚少。而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又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自以为“教学还算过得硬”,怎会输给他?我很不服气,心想:肯定是他要求不严格,上课时“放鸭子”——任凭学生玩闹。于是我便决定“走进”他的课堂,一是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二是为了“平衡”自己的心理。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找到了朱老师,他正忙着做实验呢!我满脸微笑地说:“朱老师,今天我准备向您学习,可不要保留好的经验哟!”虽然话里充满了谦虚,可只有我自己明白笑的意思——今天可有好戏看了!“学习不敢当,我可是门外汉,怎比得上你们年轻人?听后可要多指导呀!”朱老师总是这样谦虚,这次也不例外。
时间总是过得太慢,好不容易才盼到下午第二节课。我提前来到实验室,朱老师微笑着招呼我,他总是这样慈祥。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朱老师开始了他的教学。然而,我却没有看到“放鸭子”的闹迹,耳濡目染的只有朱老师那亲切的话语、灿烂的笑脸,教室里洋溢着欢笑。此刻,老师与学生已难分彼此,他们共同实验,共同探索,共同享受着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没有压力,学生个个轻松自如;课堂上不分高低,师生之间平等相处……时间又似乎走得太快,我还未来得及将这一幕幕深深地印于脑海深处,清脆的铃声又一次响起。
朱老师再次微笑地对我说:“请多多指导呀!我没有什么理论,只知道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我也没有什么水平,只感觉对学生亲切一点,更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更没有太多自然科学知识,只是边教边学,和学生一起进步。”听着这一切,再回想起听课的初衷,我惭愧的无言以对,已记不清当时说了什么,只感觉时间仿佛已经凝固……
回到办公室,我一直静静地坐着,久久地思索,思索朱老师那充满乐趣、洋溢着平等、教中学、学中教、师生关系其乐融融的课堂,而我似乎太注重“课”的概念,太在乎“课桌”与“讲台”的界限……更思索朱老师亲切和蔼的待人作风、谦虚好学的治学态度、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的精神,而我取得了一点成绩,便飘飘然……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爱戴?
我很庆幸,我也成了朱老师的学生。一缕阳光射入窗来,虽然很柔和,却已照亮了我的心扉……
徐吉华:男,30岁,任教语文,小学高级教师,《新作文》杂志社特约研究员,金坛市作家协会会员。常州市优秀教师,市十佳师德标兵,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科研工作者,承担金坛市课题《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构建》。撰写论文在《中国教师报》、《辅导员》、《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报》、《江苏教育研究》、《成才导报》、《班主任之友》、《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新作文》、《德育报》、《中国教育导刊》等十多种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三十多篇。
(此文尚未发表,诚请各报刊杂志编辑前来指导、编稿。)
版权归徐吉华所有,谢绝引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