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缩句法在修改病句中的作用
修改病句是进行句子训练的一种方法。通过修改病句,不公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减少病句,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发展思维。
修改病句就好此医生给病人治病――望、闻、问、切,所以首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认真检查句子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认真修改,最后再进行一次“复查”,认真检查句子意思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完整。特别必须遵循“不改变原意”这一条基本原则。
在教学修改病句时,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要让学生先理解句子的成份,特别是要把握住病句的主干成份。虽然这些知识在初中才能系统地学习到,但是我们可以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适当渗透。因为在病句中经常见的有结构不完整的病句类型,例如
“小丽同学乐于助人的精神。”
“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为了病人早日康复,正不分昼夜地忙碌着。”
此类题型学生很容易发现句子不完整,应该加以补充,但是如“通过这次劳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种较难找出病句的句子,我们在教学中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发现“使”字就把它删掉,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缩句法”检查句子缺少的成份,以便对症下药,将句子补充完整。特别要注意补充的内容要合理,要符合原句的意思,否则和没有修改一样,如“上午,小华一会儿功夫,钓着了一条一尺来长,欢蹦乱跳。”在这一病句中应补充“大鱼”,因为“钓着”的“欢蹦乱跳”的只能是鱼,不可能是其它的。
另外,搭配不当也是病句中常见的类型,而在修改此类型病句的时候也离不开缩句法。例如
“学校掀起了‘两学一争先’的活动。”
“韩娟舍己为人的品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此二句都属于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在教学这类句子时,可让学生在缩名的基础上,抓住搭配不当的词语进行修改。修改后必须让学生注意使句子符合事理,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如在修改“在学校里,我们每天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和朗朗的读书声。”这类双宾语病句时,有些学生为了使句子合理通顺,会断然把“和朗朗的读书声”删去了,这样就不符合原句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