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学科与物理学科的联系
1喷泉实验与压强关系
2有关气体体积的化学计算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在化学方面,气体的阿佛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阐述了一定量气体在不同温度、压强下的体积,物质的量,密度等之间的关系,即pV=nRT(R为常数)。
3电化学原理与电流强度的关系
在电化学部分,我们可以根据电解的物质的多少或阴阳极析出物质的多少从而求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多少,进而根据每个电子所带电量求出电解过程转移的电量,如果再知道通电时间,我们就可以求出电解过程的电流强度。
例.将质量分数为0.052的NaOH溶液1L(密度为1.08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时,停止电解,已知通电时间为20h,且每个电子电量为1.6×10-19C,则:
(1)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阳极上析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
(3)电解过程中电路中电流强度为 。
答案:(1)6.2%;(2)4.75mol;(3)25.4A
提示:电解NaOH溶液其实质是电解水,使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增大,再根据溶液中溶质的量不变,从而求出电解水的质量或物质的量,进而可求出转移的电子数,转移电子的总电量,再由I=Q/t求出电流强度。
4反应热与能源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均伴随着热量变化,这种变化的热量也就是反应热。反应热可与物理学上的能量作功相联系。
例.有人希望通过锻炼减轻体重,就去体育馆反复将15kg的物体从地板举起超过他的头(假设与地板垂直距离为2m),问他必须举多少次才能失去0.5kg脂肪,(已知肌肉能量转化率为25%),此时需要消耗多少体积的氧气。(已知标况下脂肪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2)52(COO)3(s)+78O2(g)→55CO2(g)+52H2O(1)+8160kJ·mol-1
且能量消耗均由脂肪提供)
答案:需要O2的体积数为:1015.8L;需要举重物的次数为:4035次。
提示:可直接根据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出反应所需O2体积和放出的能量,然后求出该能量的有效值与每次举重物所作功的比值即为举重次数。
5化学反应中密度的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由于生成沉淀,水,气体等,均可使反应前后密度发生变化。如两种液体反应,若生成沉淀,水或气体,则会使反应后混合溶液密度降低;又如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也会相应引起反应前后混合物密度发生变化。
例.1 molA气体和xmolB气体发生下列反应:A(g)+xB(g)yC(g)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A的转化率为50%,反应前气体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反应后的3/4,则x和y的值为( )。
A.x=1 y=2 B.x=3 y=2
C.x=2 y=3 D.x=2 y=4
答案:选B。
提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则p与V成反比,即同温同压下反应前后体积比为4∶3,进而得出反应前后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有1+x>y,故只选B。
二、化学学科与生物学科的结合
1. 溶液的pH值变化与植物根毛区的离子交换
2沼气发酵池中的化学与生物知识
3. 化学元素与细胞的化学成分
4化学变化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
5糖类,蛋白质与生物学关系
在生物学上,有关糖类,蛋白质所涉及的知识与化学学科有机物章节中糖类,蛋白质相一致。主要介绍了其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等。同学们只要把握住有机物的重要官能团,就能解决题目中所含的有关化学及生物方面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