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尝试教学法是启发式教学的具体体现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每位教学工作者都能指出它的内涵;如何进行启发式教 学,每位教学工作者亦可列出自己的多种见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达到启发式教学境界,就自己而言,课堂上表现得少,缺乏基本的操作程序和必要步骤,有时表现得"启"而不"发"。尝试法给出了可取的程序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尝试法的五个基本程序是: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认识对象→自学实践的认识基础→愤启悱发的认识气氛→以疑引思的认识方法→民主集中的教学空气。二者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对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的有机处理,是可以达到启发式教学较理想的境界的。尝试法的核心是"先练后讲"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造成一个"愤启悱发"的认识气氛。根据二者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就是要使教学的每步中都使学生不断地处于"愤"、"悱"状态,而且对具体的"愤"、"悱"采取不同的"启"、"发"。
比如: 出示尝试题(当然要考虑知识结构和试题的恰当坡度),教师往往要问:老师没讲,谁能解出答案?即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进入"愤"的心态。
自学课本,学生在"愤"的基础上,会主动自学地求"通",可是不教先练会产生困难,这时学生会自愿地带着总是自学课本,并迫切需要从课本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促成了学生的自觉实践,锻炼了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尝试练习,尝试求"通"。学生急要地想试一试,就鼓励学生尝试,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的旧知识在自学实践中获取轮叮ソ饩鑫侍狻W鐾炅废昂螅?quot;悱"的心态,要求弄清楚谁对谁错。可见,能使"愤"、"悱"过渡自然,相互交融。
学生讨论,能强化"悱"的心理,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经疑引思地使学生继续探索解题的依据和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感受尝试成功的乐趣。到此,"愤启悱发"的气氛业已形成。
当"愤"、"悱"都已具备的条件下,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以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点和知识结构,进行点拨、归纳、总结达到求同,并使知识系统化,便是"民主集中"的自然体现,教师的讲解,更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
例如在概念教学中,我是这样运用尝试法的。化学概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单质与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氧化与还原、溶解与结晶、化合和分解、酸与碱、同分与异构……等等。都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互相依存和互相区别与联系的关系,在认识它们的各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其方法是相似的。现以"绪言课"为例进行探讨。
绪言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教学,本课的主要任务: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法;二是(便重要的)给学生建立物理、化学变化的概念。因此,首先让学生举出周围和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物质及其变化的事例,找出变化的基本特征;再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比较,确定变化的本质特征;最后得出物理、化学变化及性质的概念。
1.出示准备练习的思考题:
(1)在小学三、四年级的自然课中所学的"冰、雨、雾、水蒸所"是什么物质?它们的状态如何?
(2)向澄清石灰水中用嘴巴"吹气",看到什么现象?"吹"的是什么"气"?
(3)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变化和现象呢?
2.尝试操作与观察(绪言课应实验室上,演示实验改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分组实验,体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为了掌握上述物质和要继续学习的各种物质变化的本质特征,我们一起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变化。看哪个小组或同学对实验前后物质的颜色、变化和现象观察得更仔细、更全面、更准确?并认真填好下表(此实验源于教材,亦可用其它典型实验代替)。
3.学生讨论(最好是分组讨论):
根据实验统计表回答:
(1)上述四种物质的实验前后颜色、状态如何?
(2)变化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现象?
(3)四种物质在实验前后的名称叫什么?有何区别?
(4)四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与实验前思考题联系、比较异同,你能否有新的看法和结论?
充分让学生发表见解,教师有目的地问些为什么,并在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方面有意识作些点拨或强调,促进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实质认识。
4.自学课本:
(1)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联系实验和思考指出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3)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它的哪些方面在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呢?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教师做好正、误记载,把代表性问题和典型个别问题给予分类。同时,充分肯定、鼓励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5.教师讲解:
在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基础上,引导得出物理、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性质的概念。再根据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有目的的作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讲解或概念辨析。
6.第二次尝试练习(可作为课后练习或思考题):
(1)物理、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2)将谷物类辗成粉末是何变化?为什么?
(3)观察点燃蜡烛时有哪些变化?为什么?
(4)化学研究什么?学习化学变化的原理有什么作用? 通过再次练习、巩固、深化学生对物理、化学变化和性质的认识。同时,促使学生进一步自学课本和有关实践活动,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