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写例话”教学
读写例话的性质属于独立阅读课文,即:三类课文,由学生自己读懂,从中受到启发。它的任务是揭示本组课文要进行的阅读或作文方面的训练重点,即:讲解、总结一个读写训练项目。而读写例话教学的目的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本组课例中“整理”出一个带有规律性的读写经验,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一、整理读写经验,提高学生认识。
所谓“整理”,在这里是指一个思维的动态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把从课例中领悟到的读写方法(感性认识),经过“思维”这个特殊加工程序,总结概括出一个读写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读写例话,先让学生自学例话,从中了解例话在读于写哪一方面给我们做了那些提示:再让学生深入地通过本例话中所举课文的例子,来认识例话所提出的读写经验与方法,即认识这个重点训练项目;然后让学生用本例文以外的讲读课文、阅读课文或自读课文为例子,进一步认识上述经验和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但有规律性的读写经验。在上述整理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只在学生思维的迷津处给与正确的点拨、启迪、使学生真正从读书实践中有自己总结、归纳出这个读写经验,进而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这样的“整理”过程,使学生对此读写经验经历了由“认识——再认识——提高”的认识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由实践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体现了“以学为主,先学后导,学导结合”的教育思想,使教与学达到了和谐统一。
二、联系读写实际,提高语文能力。
学生经过“整理”,总结归纳出读写经验与方法之后,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写实际,谈谈学习了读写例话后得到的启发,即将将自己如何把学到的这项读写经验与方法用到今后的阅读和作文实践中去。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巩固所获得的读写经验,并在今后的读写实践中反复运用,提高语文能力。
总之,读写例话的教学,“整理”是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总结归纳读写经验的思维过程,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才是教学目的。我们要本着“提高”学生能力这一目标,引导学生走好“整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