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抄读”不可忽视
          ★★★★
【字体:
语文教学中的“抄读”不可忽视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所谓“抄读”,就是口读与手抄结合。小时候,常听父母说他们小时候都是向人家借书回来抄读。这当然是买不起书之故,但实际上抄书也的确是古人读书、背书的一种方法。相传宋代大文豪苏轼,读《汉书》就抄过三次。明代著名文学家张溥,每读一篇文章,总要先抄录下来,背诵一遍,然后烧掉,随后又重抄一遍,再背诵再烧,如此反复七遍就把这篇文章背诵了。

    也许在提倡减负、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及“抄读”之问题,是不合时宜,认为学生的能力主要体现于理解,不宜抄读。

    其实抄写,动手又动脑,用心又专,更有助于理解阅读。有些人或许会说,抄写费时费力,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哪来时间抄读。殊不知,“抄读”有着“诵读”不可代替的作用。

    近几年来,许多中学生的作文中错别字连篇。有少数中学生,整篇作文很少见其标点符号,检查识记时,正确率总是那么低。这些问题,是难怪学生的,细想一下,平时有几次是认真练习抄读的呢?

    要学好语文必须博闻强记。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要熟读,背诵基本篇目中的一些篇或段。中考要有一定的识记试题。就素质教学而言,也必须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中学生要学好语文,必须博闻强记,其有效办法就是采用眼、耳、手并用记忆,这种方法可使记忆达到70%以上。勤奋学习的人,也许会有这方面的感受。人们常说的“手抄一遍胜过口读十遍”,正是这个道理。

    “抄读”可以加强记忆,可以提高记忆质量。曾有一报道,某市的中考题中有一道很简单的题,即把一段话抄下,结果如此简单的一道题,错的同学仍很多。有格式不正确的,有错字漏字的,有漏抄标点的。“抄读”是完全可以弥补这些缺陷的。因为“抄读”可以让你注意书写格式,可以让你全神贯注。倘若教师平时能在不滥抄的前提下,有意识地重视“抄读”训练,学生的识记知识定会有大幅提高的,也会大大增加书写方面的知识。

    总之,古人的这种“抄读”法是有助于提高识记效果的,在今天的教学和学习中是不可忽视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必须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需而行。“抄读”需要有意识地精心选择,注重实效,认真检查,真正发挥“抄读”的实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