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03春小教开专 纪小节 037100005
《语言的魅力》
授课思路:
《语言的魅力》一课讲述了诗人让?彼浩勒用有魅力的语言帮助一位失明老人的事。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创设情境,采取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进一步感悟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课堂上我安排了让学生运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的练习,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的:
1、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洁勒用有魅力的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的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后木牌上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3、让学生在读书、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发展语感,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后木牌上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 2、读课题,说说你对魅力的理解。 3、说说生活中你觉得有什么很有魅力?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语言的魅力。 以课题为突破口,理解体会“魅力”的意思,激发学习课文兴趣。
二、新课: 1、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回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具体在这篇课文中有鬼力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教师板书) 从总体上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本课有魅力的语言指的内容。
2、再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 诗人让?彼洁勒加上那几个字前后,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重点词句全班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木牌内容变化前后行人的态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发生的变化,来体会加上这几个字的巨大作用。) 体会有魅力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激发探求魅力所在之处的好奇心
3、细读课文,重点研究第六自然段: (1)自学思考: 诗人让?彼洁勒加上的那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方法提示: ?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划、边读边动笔划出相关内容,感受深的地方请做批注。 ?议、独立学习后可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学习的能力
(2)全班交流: 针对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屏幕适时出现“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动,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体会,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配乐读,全班配乐读) 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4、练习为下面的图画配上有魅力的警示语。 (一幅是关于爱护花草的图,一幅是关于节约用水的图。)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有魅力的警示语并进行评价。
5、布置作业第5题: ?完成课后第5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育第6自然段。 (选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警示语推荐给学校、公园或寄给报社。) 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学语言、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表达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