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英语几乎从零开始,他们没有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更没有养成英语思维习惯。所以,在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重要的是教师应传授给学生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能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而始于美国的“整体语言教学”是当代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套指导课堂活动的教学原则。笔者认为用它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与《英语课程标准》里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相吻合,对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起到了积极推进的作用。
一、 “整体语言教学”的理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语言习得和学习的科研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其中之一 是“整体语言教学”的兴起。有学者说,“整体语言教学”是一种关于学习的本质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的学习信念的教学理念,是当代外语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观。唐力行在“‘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1998)一文中阐述了“整体语言教学”指导课堂教学的五条基本原则:1、语言是一个整体;2、语言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3、语言知识和技能应通过丰富的、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4、对学生有信心,要尽力让学生将他们语言学习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5、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允许学生适当地使用母语(Freeman and Freeman,1992)。它一反传统的外语教学,强调学生学习语言应遵循内容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认为只有当学生看到语言的整体,才能认识到语言的本质;强调语言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特点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强调语言学习在语境中的意义和实际运用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应转变角色,从课堂的控制者转换成设计者、启发者和促进者。下面根据它的教学理念,笔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作了一番探索。
二、 整体式课堂教学活动的案例
案例1:单词创新整体教学活动
在“整体语言教学”理念下,语言各部分(语音、语法、词汇)本身没有意义,是整体(课文、故事)给各个部分带来了意义(Freeman and Freeman,1992)。这说明单词不应只注重其语音与拼写形式机械重复的教学,而是应重视词的意义、用法以及记忆策略等教学。《PEP》第二册“Let’s say”这部分内容中有围绕与重点字母内容有关的单词教学。这些单词不仅配有趣味的图画,而且组成很强的整体感。譬如,在自然公园里:父亲(father)站在湖中钓起了一条鱼(fish),在他旁边有一位女孩(girl),她正伸出手与湖上游过来的一只鹅(goose)玩耍。这四个单词非常巧妙地融合于一体,构成了一幅人与动物在大自然里相映成趣的公园景物图,在小学生眼里是多美的一个故事。于是,我开始了这样的教学:听单词录音后,我给予故事题目“In the Park”和必要的启发和提示后,要求学生看图说一个小故事。学生先进行同桌之间的练习后到台上讲。尽管故事语句结构十分简单,甚至有语言错误,但这种类似于专题谈话的讲故事整体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连贯说话能力,有助于单词的初步运用。又如六个单词组成了三幅图:爬在伞柄上的猴子在伞(umbrella)下面(under),背心(vest)上有小提琴(violin)图案,房间里的风(wind)从窗(window)进来。根据画面,我要求学生看图说句子,必要时采用师生问答活动。学生看图从会答到会问,在理解和运用中学习单词。然后,我要求学生把六个词的图重新组合,通过想象,画出一幅新图,用英语简单说一说图的意思。这种教学活动利用图片创造性地使原来意思上互不相通的单词赋有了一定意义上的整体性,突破了传统式的脱离语境的单词教学。这为今后培养小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逐渐奠定良好的基础,更有意义的是,英语学习变成了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案例 2:情景对话整体教学活动
对话教学是一个主题突出,连贯性强的短小精悍的场景语篇。教学对话时,通常在介绍新词与必要的背景知识后,教师与一位水平高的学生对话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出课文,然后全班进行模仿跟读和表演等操练活动。“整体语言教学”理念下的对话教学是在情景整体导入中对意义的整体理解,并逐步在有意义的师生教学活动中进行句型和单词等语法知识的操练活动,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量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PEP》第一册“在动物园里 ”这课为例,第一个对话是学习如何使用“It has…”的句型来描述动物等的外貌特征。首先,我运用多种教具创设了动物园的场景,给学生一种仿佛已在“动物园”的身临其境之感。会看到哪些动物呢?谁在那里谈论动物呢?动物长得怎么样呢?在观赏VCD对话前,我提出要求,即用所给的疑问词(what,who)思考问题,提出问句,学生观看VCD两遍。随后,我利用场景,运用手势和体态语启发学生思考、激励他们提出并解答问题。在这一活动的同时,我画出对话里的动物。接下来,请学优生表演对话,以引出我所要板书的重点句型和生词,并进行同桌之间的对话操练。最后,组织学生开展三个游戏活动:“找动物”游戏,听教师描述动物,从书包柜上放着的玩具动物中找出来;“猜他/她是谁?”的游戏,猜出师所描述的是哪一位同学;听并画出动物的游戏。这种整体式的师生互动教学大大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踊跃参与的活动中表现了对教学内容的较高理解水平和听做事的较强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案例 3: 歌曲趣味性整体教学活动
英语歌曲教学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唱歌可以引出课文话题和背景知识,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变得轻松和愉快。如教学“Color Song(颜色歌)”时,我用水彩笔、水粉颜料、毛笔、铅画纸和颜色的单词卡片等为辅助教具,分四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学生看、听、跟唱VCD “颜色歌” 两遍。第二,开展小组比赛活动,学生听录音认出、说出颜色单词。第三,学生边听和唱边拿出水彩笔,即听、唱、认同时进行;然后,学生按歌里的颜色顺序分别用水粉毛笔和水彩笔画出两道美丽的彩虹,引出课题“Let’ paint /draw.”,突破了教学难点“paint” 与“draw”的用词区别。第四,用不同的颜色笔我边唱边画了七朵花和一个小丑,把歌词里“I can see a rainbow.” 唱成“I can paint/draw flowers/a clown.”。在示范和启发下,学生开始创造性的边唱边画活动,我把学生中好的图画放在投影上,画着什么就改唱什么歌词,对那些没能完成画画的学生,下课后再做完。在“整体语言教学”理念指导下,歌曲教学不仅是一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课,而且是一堂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活动课。总之,歌曲教学活动是趣味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根据歌词的意思以及乐曲的旋律编些动作,甚至让学生自编动作,边唱边舞,全身心整个“动”起来,增加了趣味性和理解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 对整体式课堂活动探索的思考
“整体语言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活动的形式与实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局部到整体以及从机械到有意义等等方面的活动的变化。笔者认为这些变化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新理念下的课堂活动探索更应该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思考和改进课堂教学。
1、 掌握好整体与局部教学之间的比例
“整体语言教学”强调在教师启发下应先让学生理解整体或大类,然后逐步掌握局部或小项的教学内容,以便利用语言情景和上下文培养语感,提高语言各项技能;或是了解总体概况在前,掌握细则内容在后,如类同于学习一篇文章时先泛读理解再精读掌握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为了整体教学而一味开展表演式的整体活动,忽视或没有安排足够的局部基本操练活动,而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合理掌握好前者与后者之间的比例。一般来说,在初级阶段,局部活动比例应大于整体的比例。这样既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设计有意义的语言知识操练活动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教学,是典型的知识传授者。因此,课堂教学活动是大量的机械、模仿和简单重复等操练形式,学生学习变成了知识的机械接受者,他们失去了学习外语的兴趣。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外语课堂教学活动越来越有利于学生交际水平的提高。如在参加教学观摩课时,有幸学到很多有创意的言语交际活动,收益匪浅。但是也发现有些单词或句型等语言知识的操练活动过于单调和重复,有的表面上搞得很热闹,气氛很活跃,可是没有实际意义和效果。“整体语言教学”理念强调语言是整体,语言在“做中学”、“学中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巧妙地创设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而且要千方百计地设计有意义的语言知识操练活动,在理解和使用中学习单词和句子。
3、 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外语课的教学效果再好,也不过是一周几堂课而已。而课堂,从广义上说,是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和大自然的大课堂,学生应走出教室小课堂到社会和大自然的大课堂学习,如在校医务室学习有关对话,通过采集标本学习词汇和句型;同时应把小课堂里学到的歌曲、会话和故事等知识运用到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中去,例如在英语角与外籍教师交谈,主持英语广播节目,举行形式多样的表演活动,参加比赛等等。在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热切而又合理的期望和不断鼓励以及正面反馈。“整体语言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通过有意义的整体性课堂内外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结束语
“整体语言教学”突出了一个理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我们应从中吸收有利于改进课堂活动的教学方法旨在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唐力行“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期
3、闫赤兵“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4、钟启泉《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