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四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实物玩具、卡片,投影等。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出示口算卡片) 11-5= 36-4= 29-3= 16-8= 12-4= 13-6= 这样有利于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迁移,又为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老师带来一些玩具,大家看看(出示实物玩具,并贴好商品价格。) 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玩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进入一个“有趣”的氛围。 洋娃娃(45元) 玩具小熊(6元) 恐龙模型(5元) 绒毛小兔(3元) 电动狗(24元) 玩具汽车(36元) 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要是有一些零花钱想买这样的玩具,你想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三、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减法算式。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四、练习反馈 1.基本练习:(出示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其中指定两题说出自己的算法。
2.实际应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些玩具,小明只有8元钱,如果想买一个价钱是45元的娃娃,还要攒多少元呢?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游戏:摘苹果。
4.应用体验:借乒乓球。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课上自己表现如何?哪位同学表现较好,好在哪儿?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能够肯定自己,学习他人,体验成功的乐趣。 专家评析 本课教学设计,较好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探索36-8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执教:天津市大港区第二小学 柳树霞 评析: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刘桐林 本案例选自延边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新课标教案·数学 一年级下册》,如欲购买此书,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邮购电话:010-82608550 服务电话:010-82608377,82608850 邮政信箱:10080-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