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景图)、小棒若干。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二、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景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尝试练习。
5.完成课本第61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第1、2题。
2.练习十一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1.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的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 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实际上课时,学生确实也提到很多算法。但是当我要求学生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好时,大多数学生认定课本上出现的方法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执教:上海市浦东新区七号桥小学 马 俪 评析: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学院 曹培英 本案例选自延边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新课标教案·数学 一年级下册》,如欲购买此书,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邮购电话:010-82608550 服务电话:010-82608377,82608850 邮政信箱:10080-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