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紧扣关键词 领会文中情
        ★★★★★
【字体:
紧扣关键词 领会文中情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7
紧扣关键词 领会文中情


 姚丽娜

感悟语言,练说语言的过程。教学中既借助教材,又“弹离”教材;既阅读文本,又发展文本,超越文本。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素养为目的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拘泥于教材的学习,而应该是结合教材,沟通生活,发展思维,发展语言。

 

《穷人》中有一段话:“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渔夫的这段话,边读边想,这段话中的“熬”是什么意思?

生:忍受。

生:总能支撑过去的。

生:总能坚持过去的。

生:总能挺过去的。

出示一组句子:(1)我们总能挨过去的。

(2)我们总能挺过去的。

(3)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

生:第(3)句好,从“熬”字可以看出渔夫家的日子很困难。

生:第(3)句好,用“熬”字可以看出渔夫自己家也很困难,但他还想着救那两个孩子,可以看出他心很好,很善良。

师:那渔夫和妻子为什么“熬”呢?

生:因为他们家的日子本来就不好。

生:现在他们家又增加了两个孩子,负担更重了。

生:他们家的日子原本很难过,现在又抱来两个孩子,可以看出渔夫和妻子桑娜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师:回答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将来会怎么“熬”?

[学生思考片刻,陆续有人举手]

生:渔夫以后出海捕鱼的次数将增多。

生:桑娜在生活上肯定比原来更省吃俭用了。

生:他们家会让孩子吃好的,自己吃差的,或者只吃两顿饭。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真好!

评析:

从课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紧紧抓住这段话中的关键字“熬”,分三个片段展开教学,学生从“熬”字体会到渔夫和桑娜善良、美好的心灵。

1.明义。“熬”字是关键字,首先让学生明白它在句中之义,让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然后通过一组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讨论,说出“熬”字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渔夫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

2.寻因。“熬”字可看出他们家是在也很困难的情况下抱来两个孩子的,进一步体现出渔夫为了救助邻居西蒙的孩子而宁愿吃苦受累的美好心灵。

3.想象。让学生由“熬”字展开想象。想象他们以后的日子将怎样过,学生已被渔夫和桑娜善良的心灵感动,想象的闸门很快打开,滔滔不绝。

紧扣关键字,分层次地问题引路,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朗读、比较理解字义后,找出缘由,从“熬”字领悟渔夫和桑娜身上所体现出的善良、美好的心灵。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