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新课改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关键词
        ★★★★
【字体:
新课改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关键词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自主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强调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强调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与交往。 
    
    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绝不否定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由此看来,学科教学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加深,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知识的联系和运用。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从本质上看,它和研究性学习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在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一种特殊形态的课程来进行的,而探究式学习则是贯穿于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