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用“心灵透视法”品读第四组课文
        ★★★★★
【字体:
用“心灵透视法”品读第四组课文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7
用“心灵透视法”品读第四组课文

山东高密田庄中心小学 张子和 刘杰然

人教版十二册课文第四组中的几篇文章,尽管题材和风格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文中的人物都有一个美好的心灵,透视人物的心灵世界,将会给人一启示,让读者有所感悟。

一、古诗两首中,《示儿》展示了作者陆游“盼望祖国统一,希冀天下太平”的美好心愿。“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即是有力的佐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作者心灵的写照在“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中得以体现,透视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二、《匆匆》这篇散文,作者朱自清用“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道出了时间的珍贵。将作者希望人们珍惜光阴的美好愿望,淋漓尽致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有所感悟,受到启发。

三、《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把自己启蒙老师“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之心和“热爱祖国”之情,刻画得恰到好处。作者从中受到熏染,“爱国、勤勉、正直、诚实”的美好种子,早在童稚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四、人物纪实《三克镭》一个富有伟大人格的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形象,历历在目得展现在读者面前。他那忠诚且献身于科学事业,造福人类的公而忘私的崇高理想境界,通过“三克镭”的不同获取形式而完美的表述给读者。

同学们,请从“心灵透视”的角度去品读感悟文本: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不同人物的精神世界,将会帮你载入一个创新阅读的平台。抓住重点读进去,结合实际想开来,展示你的阅读才华,去深化理解课文内容,让文本中的感情得到升华,与作者的情感一同共鸣,用真情去感悟人生道理吧!

编辑短评:《用“心灵透视法”品读第四组课文》在感悟文本方面提出了一个新鲜的概念──“心灵透视法”,可惜作者只是泛泛而谈,分析了几篇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未从实际的教与学当中诠释清楚这一概念。(熊宁宁)

(原创作品)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