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把握教材特点,培养语文能力——五年制第三册第三组教材教学建议
        ★★★★★
【字体:
把握教材特点,培养语文能力——五年制第三册第三组教材教学建议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7
把握教材特点,培养语文能力——五年制第三册第三组教材教学建议


 

五年制第三册第三组教材有看图学文《秋天》、《我要的是葫芦》,课文《难忘的一天》、《看浪花》、《兰兰过桥》,课后练习,复习和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把握不同教材的特点,把教学的主要任务放在字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上,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优美,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发展思维,培养语文能力。

看图学文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是培养观察、想像的能力,二是培养阅读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看图,注意观察,加以想像,说说图意,理解文章的内容。以《我要的是葫芦》为例,对看图学文共性的东西,提出教学对策。

一、运用比较,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看图学文,从图入手,激发情趣,重在学文。《我要的是葫芦》是多幅图,指导学生首先按顺序从整体上观察,看一看四幅中的物和人分别怎样,想一想画面连起来讲了什么内容。在初步感知留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比较法,仔细观察四幅图。首先比较看看那棵葫芦发生了哪些变化(包括叶、花、果);其次比较看看那个种葫芦的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包括眼神、表情、姿态),这样对比观察,细致入微,训练学生洞察事物变化的能力,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变化,巧设疑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从观察到的变化中寻找问题,提出疑问:(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后来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2)种葫芦的人的表情、姿态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他错在哪里?引导学生前后联系质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学文,图文结合,从字词句中分析思考,寻找答案,如“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为什么用“挂”而不用“结”;“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用“盯”而不用“看”。学生通过读文看图思考,把语言文字理解与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3.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争辩。通过独立思考,把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创新活动。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开展讨论争辩,解决重点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合理想像,图文对照,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态

种葫芦的人随着情况的变化,其内心世界是各不相同的,这一点只能凭借图画,展开合理想像,图文对照,相互印证,并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细长的藤上挂着可爱的小葫芦,那个人眼睛只盯着葫芦,此时他心里会怎么想?在合理想像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要求学生抓住两个“!”,用急切、赞叹的语气反复朗读,体会高兴的心情。第三自然段中邻居劝他治蚜虫,他不以为然,引导学生想像这时他心里又怎么想。抓住“?”,指导学生用反问、感觉奇怪的语气进行朗读,体会人物心情。这样,想像奠定了理解的基础,用不同的语气练习朗读,领悟了人物的心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 共有3篇:《难忘的一天》、《看浪花》、《兰兰过桥》,这些都是新编选的课文,其特点是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精神,通过小故事、儿歌和科学童话等不同体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要把握两点:(1)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能大致了解内容;(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把握教材特点,突出教学特色

《难忘的一天》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阅读短文。教学中要抓住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难忘”一词,理解关键词句,理清思路,了解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联想当时的心情、动作、情境,精讲研读,使学生身临其境,历历在目。《看浪花》是一首充满童心童趣的儿歌。教学中要抓住儿歌琅琅上口的特点,多读多想,带入意境,让学生也插上想像的翅膀,去感受大海的气息,去感受时代的脉搏。《兰兰过桥》是一篇科学童话。要把握少年儿童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对比,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富于幻想、勇于实践。

二、进行扎实的字词句训练,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下面以《难忘的一天》为例,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正确。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注意难读的字和难写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准字形,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汇报时,教师要对有创造性的字形记忆方法表扬鼓励。汇报后,重点检查要求掌握或容易读错的词语的读音,对有些长句子,如“我为邓小平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教师可范读,带着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读正确、读流利。

3)标画自然段,指导学生看课题中的重点词语是什么?重点内容是哪几个自然段?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说一说课文从哪些地方体现“难忘”,并按一定的顺序说,训练说话,感知课文。

2.抓住重点,先扶后放,学习词句,体会感情。

在自己学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做针对性的精讲,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语文能力训练。

1)抓住第一段中的“最”一词,用删词或换词的比较方法来理解。抓住第二段中的重点词语:“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作者为什么“又紧张又激动”?体会人物心情。“心怦怦地跳”,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

2)学习重点内容第三、四、五自然段,小组互助讨论。

①自由朗读,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学哪一个自然段。

②自由结合学习小组,研讨共同喜欢的自然段,画出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词句,说一说,听一听,想一想,议一议。并练习用朗读来表达感情。

③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同学互相补充,在教师点拨下深入学习。如第三自然段中,“慈祥的微笑”、“满意的点头”、“紧紧的握手”,体会伟人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五自然段中,抓住“亲切、赞许”和意味深长的话,体现伟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殷切期望,令人终生难忘。

3)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指导朗读“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体会人物兴奋的心情。指导学生朗读,理解句子意思。“天、格外、阳光、更加”读重音,注意标点符号处做正常停顿,读出韵味。联系全文,体会最后一句,从中受到教益。

3.选择作业,积累语言。

  1)读一读,抄写课后第3题的词语,也可写一写课文中自己记住的词语。练习搭配词语,完成课后第4题,并把连好的词语读一读。

2)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下来。

3)练习感情朗读课文,有读不好的地方举手询问。

课后练习与原教材相比有以下特点:(1)减少了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2)重视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加强了句子练习和写字训练;(3)降低了难度,词句练习和写字训练是本册的训练重点。

课后练习编排有34题,包括朗读、背诵、写字和字词句练习。课后练习的处理可灵活多样:(1)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朗读课文”。(2)在理解全文之后,培养总结概括能力,如《我要的是葫芦》课后第1题“看图读课文,说说可爱的小葫芦后来为什么都落了”。(3)可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帮助指导学生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如《秋天》课后第1题“看图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幅图画的是秋天的景象。”(4)当堂练习,每课后的“写一写”,用以学习巩固生字,练习写字。还有《难忘的一天》课后第34题,练习积累词语,抄一抄,读一读,记一记,要求当堂掌握。(5)穿插在教学的某一环节中,如《秋天》的第3题“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在讲读教学时,穿插其中,进行句子的对比练习。

复习  内容有: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词句练习,读写训练和写字练习。

1)巩固汉语拼音练习有两项:一是区分相近的大写字母,继续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为本学期学习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做准备。可让学生认读几遍,认读有困难的可借助小写字母,仔细观察形体,注意不同之处。二是读好轻声字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帮助朗读。

2)字词句练习有三项:一是形近字区分,练习组词。可进行谈话,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比较每一组字的异同,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偏旁部首的比较中,理解字义,加深对字形的掌握。二是读词语,读一读,抄一抄,积累词汇。三是填量词练习。可先让学生自己填空,读一读,看填的是否合适。再引导学生观察所填的词有什么共同点,从感性上建立量词概念。最后可设计同类练习或逆向填空练习,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量词的能力。

3)读写练习有两项:一是阅读古代名人故事。目的在于培养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发展思维。可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读书方法,借助拼音阅读。多读多想,把短文读通读懂,读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读、思、议、说结合,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二是学写留言条。教学中要交待清楚格式和内容。要求要严格,格式要正确,内容叙述要清楚明白,要先说后写。

4)写字练习,是练习写上短下长的字。先指导学生观察,重点指导间架结构,笔画如何安排写出的字才美观。看准笔画位置,先描红再临写,对比范字找差距,让学生学会利用四字格安排汉字结构,写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收获,提高书写质量。

口语交际 本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是“打电话”。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容易激发他们与人交流、沟通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突出双向互动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地说、问、评,进行问答交流。(1)你打过电话吗?说说怎样打电话。(2)分小组表演打电话,评一评,议一议。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组织好语言,想好再说,努力营造人人参与、轻松愉快的气氛,进行语言交流活动。也可布置口语交际的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练习,如学生和妈妈模拟打电话,让爸爸做评委。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把话说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态度要自然大方,并注意礼貌用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