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
【字体: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15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16个词语。
学习课文第一、七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大意和不同;能有感情地朗读。
了解时代背景,体会八路军战士的严守纪律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导入:
出示题目,看到这题目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设疑,课文内容与学生所想大相径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有言道:"学习的欲望是学习的原动能。"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通读课文,看到拼音或不熟悉的字、词多读几遍。
2、请学生来读,想:(1)本文主要写谁的故事?
              (2)这个故事与鸡有什么关系?
                (3)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设计意图】培养自学的能力,语文是具有人文性及工具性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师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每位语文老师所思所想的,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希望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能有所帮助。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读第一自然段,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 理解词语句子:"1937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五寨镇一片凄凉景象。昏暗的天空下,几只乌鸦哇哇直叫。"
如果单纯地就这一句来进行教学,学生的理解可能感到困难,这时教师如能前后联系,补充一些相关的语言片断结合着学习,就能使学生易于理解,甚至举一反三,在自己的习作中也会加以运用。为使学生理解到这一句是在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其实是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我们可以把以前课文中学过的起类似作用的环境描写的片段提供给学生,如:1、今天的天气真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壮丽。 --《南京长江大桥》,2、十月的北京,阳光灿烂,凉爽的秋风把我们送到了景山公园。 --《秋游景山》。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句子,联系相对应的课文中所写的事件,自然可体会到环境描写的目的是用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的。这样,学生不仅仅学懂了课文,还能学习了习作的方法,岂不是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新联旧,使所学知识以一种结构形态储存于学生大脑中,便于学生发现和掌握语言的规律,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 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老百姓都躲进山里去了?这里为什么要写乌鸦叫?接墒怎么回到处是破罐碎瓦?(讲解时代背景)
5、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习第七自然段。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你猜五寨镇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找到第七自然段,读一读,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再读,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大娘非常高兴?
读1、2两句话,指导朗读。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老百姓都躲到山里去了,而过了短段的一段时间为什么大娘回来却满心欢喜,激动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呢?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比较,通过时代背景的讲解使学生拉进生活与课本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和文本亲密接触,为学生理解本文打下基础。
作业。
朗读训练,对比读一、七自然段。
完成课堂作业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读句子,体会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会照样子写带有"为了"的句子。
2、学习课文2-6、8自然段,能抓住关键词句说出八路军战士是怎样精心照料这群母鸡的。
知道八路军精心照料母鸡,细心保管鸡蛋的原因,体会八路军热爱人民,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作风。
教学建议:
复习检查,导入。
课文一、七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故意设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学习第二-六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质疑解难。可能会有的问题:什么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什么要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什么大家宁愿自己吃个饱,也要省出一些饭来喂鸡?那么长的时间鸡蛋不会坏吗?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
3、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为什么?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 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战士们是为了什么,是怎样来到五寨镇的。
5、 战士们是怎样对待老母鸡和鸡下的蛋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词语读一读。
6、 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战士们是怎样精心照料这群老母鸡的。
  你能用"宁愿……也要……"说话吗?
7、 朗读第五自然段:把每天下的蛋都写上日期是件很麻烦的事,这位战士为什么要这样做?
8、 讨论:战士们这样做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9、用"为了……"说话。
10、有感情地朗读"为了不使鸡蛋丢失,有位战士找来一个瓦罐,把鸡每天下的蛋写上日期,装进瓦罐里。"
9、 朗读第六自然段,"这样困难的情况"指什么?这段中为什么要写部队生活的困难?
三、 学习第八自然段
1、 师范读,想: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2、理解"盼头",你能换个词说吗?
3、练习朗读。
四、 小结
五、拓展练习。 
如果你是大娘,你会请红军吃鸡蛋吗?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小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覆盖着厚厚的雪。就是盛夏季节,大雪山上还是白雪纷飞,寒风刺骨。
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八个月了。衣服穿破了,草鞋穿烂了,大雪山这样冷,他们怎么过得去呢?但是,为了北上抗日,为了打倒反动派,红军要跟凶恶的敌人作战,也要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战。红军要征服大雪山,越过大雪山。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e   wu
恶劣(     )        凶恶(     )       恶心(     )     
深恶痛绝(      )
2、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盛夏--------              纷飞------
越过--------              征服------
3、按要求摘录语句
大雪山的地理位置:-------------------
大雪山荒凉:----------------------
大雪山寒冷:----------------------
4、说说红军翻越大雪山遇到了哪些困难?

 
资料: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其实这是一首红军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中国工农红军制定的纪律。"三大纪律"的内容是:1、一切行动听指挥;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3、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的内容是:1、说话要和气;2、买卖公平;3、借东西要还;4、损坏东西要赔;5、不打人骂人;6、不损坏庄稼;7、不调戏妇女;8、不虐待俘虏。
为什么要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当时,老百姓看见军队就怕,躲到地窖里、山洞里。因为他们见多了山贼、土匪、鬼子。而中国共产党在老百姓中还没确立地位。八路军要想在老百姓中树立威信,必须严格按纪律办事。所以就制定了这样的纪律。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