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体会肖邦的话所包含的情感
教学用具:投影仪 录音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精读课文第一段。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二、 初读指导
1. 自由读课
(1).自由读课文,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检查自渎情况
(1).投影出示词语,指名读,其他同学正音
深渊 雾霭 呐喊 盛满 维斯瓦河疾驰 蜡烛 消逝 催人奋起 肺结核
(2).指名试读课文,学生共同评价正音
(3).学生对词语进行质疑,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听课文录音,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学生默读课文,尝试分段
一、 精读课文第一段
1. 默读第一段,思考:自己知道了什么?
2. 学生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3. 指导朗读
(1)轻声读,体会肖邦当时悲愤之情
(2)教师用低沉、激愤的语调范读,学生自由练读。
二、 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观察、分析。
2.教师范写,学生观看。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三、 课堂总结
四、 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2遍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联系全文体会人物语言的含义,感知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读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什么?
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定是令人难忘的。
二、 继续精读课文
1. 学习第二段(第2自然段)
(1)默读、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感动你,为什么?
(4)指导朗读
2. 学习第三段(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投影:悲愤欲绝 (理解)
(3)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4)从肖邦的 举动中你感动到了什么?
(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6)交流、比较投影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
(7)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8)引读:所以,“他……时间……可是他……”
3学习第四段(5、6自然段)
(1)指名读
(2)投影:弥留之际,……说:“……祖国。”
①什么叫“弥留之际”?
②肖邦的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3)引读第6自然段理解“与世长辞”
一、 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波兰
日夜思念 忘我工作, 请求
课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