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它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走近一年级语文苏教版新教材,便感觉到,它在图、字、文方面处处洋溢着美感。这正证明,新教材充分体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一、生动活泼的图画——创造悦目、赏心之美感
翻开新教材,首先体验到的是视觉上的冲击。丰富的彩色图画,引领你走进的不仅是一片色彩纷呈的天地,更是一个写满童真,充满童趣、有生命跃动的世界。这样的世界足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与花草对话,与虫鸟戏耍,还会在画中找到自己,身临其境之感不在老师引导的言语中,却在孩子欣喜若狂的眼神中。这群孩子,在学习语文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这都是画的魅力——“悦目”,产生出“赏心”的效果!
二、匠心独运的词串识字——链接美好生活
原苏教材语文第一册中没有词串识字的教学内容,在新教材中选有5篇这样的内容,这是十分科学的。
每篇中的词串皆是围绕一个中心编制而成,而这个中心正是从学生生活中来:或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或是他们喜爱的一处地方,或是爱做的一件事……把枯燥的识字与多彩的生活进行链接,书中出现的是一串词,而学生心中却有许多句子要表达它们,是这些词串激起了学生表达自己平日所做、所见、所闻的欲望!由此可见,词与词之间的空隙给学生留下了多少想象!这样,学生不仅不再惧怕识字,更喜爱表达生活!
三、自然的拟人手法——营造美妙童话世界
新教材中的课文几乎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并且以写大自然为主。读着第一册的语文课本,就仿佛躺在大自然的摇篮里,听风儿哭闹,听浪儿欢笑,对星星眨眼,与明月拥抱,何等地惬意。置身在这样的童话世界中,慢慢就能得到身心的陶冶、想象的放飞、灵性的增长。
这样的课文,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语文的灵动与清纯,这正与孩子纯朴天真的心灵是一样的。对待这样的学习,孩子自然会有心情、有热情、有感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课改就像一场下得及时的春雨,新教材中人文的关怀一定会滋润孩子的心田。就让我们伴随着这场春雨走过一个美好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