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尽管……还是……”、“尽管……但……”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如今乡戏红火起来的情景,懂得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向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逢年过节时参加过哪些热闹的活动。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你们看过或听说过乡戏吗?知道过赵本山、潘长江吗?他俩是从乡戏中走出来的明星。乡戏是怎样的?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初读课文,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
⑴读生词。
⑵分自然段试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分成几部分?
2、根据段落大意分段。
( )写乡戏演出的时间,引出乡戏。
( )写乡戏的过去和现在。
( )写乡戏的生命力。
3、读后讨论。
四、识记字形,书写指导。
1、利用加偏旁、换偏旁等方面识记字形。
2、重点指导:凳、爆
五、巩固练习。
1、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两 ( ) 登 ( ) 高 ( )
桑 ( ) 吴 ( ) 又 ( )
止 空 暴
( ) ( ) (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词。
2、给带点字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场(chang chang)院 尽(jin jin)管 喝(he he)彩
没(mei mo)完 模(mu mo)仿 名角(jiao jue)儿
二、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清闲”、“张罗”。
⑴“清闲”可以换个什么词?(空闲、闲暇)
⑵选择“张罗”在字典中的义项:
①料理 ②筹划 ③应酬、接待
3、指导朗读。
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乡戏的喜爱?(张罗、热闹)
第二段(第2—4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整体感知从哪些方面介绍乡戏的。
2、交流,板书: 过去
现在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轻读,思考分层:
第一层:演戏很简单。
第二层:农民对乡戏的喜爱。
2、讨论,做标记。
3、引读第一层。
4、圈出表示演戏简单的动词。
5、自由读第二层,本会人们对乡戏的喜爱。
6、重点理解“尽管带点土腔调,看戏的人还是听得很过瘾。”
⑴联系上下文理解“土腔调”。
⑵对于土腔调的乡戏,看戏的人是怎样的态度?
⑶指导朗读。
7、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出了人们对乡戏的喜爱,做上记号。
8、交流并理解:
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眉飞色舞、喝彩、兴致勃勃
9、指导朗读。
学习第3—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的乡戏越唱越红火?
2、讨论,板书:
尽管……但……
3、结合插图,说说乡戏越来越红火的原因。
4、为什么有了电影和电视,人们还喜欢看戏呢?
5、指导朗读。
第三段(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自娱自乐”。
3、齐读。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分角色对比朗读现在、过去的乡戏。
2、总结。
四、作业。
1、补充词语。
土( )土( ) 人( )人( ) 自( )自( )
眉( )色() 水( )不( ) 兴致( )( )
2、反义词。
清闲( ) 简单( )
3、造句。
尽管……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