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爱迪生
          ★★★★
【字体:
爱迪生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从爱迪生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进行发明创造的事迹中受到教育。

2.通过重点段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给自然段分层,进而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着重理解45自然段,了解爱迪生顽强进行科学实验的经过。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给自然段分层,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

(二)练习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指导学生练习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爱迪生,通读全文,自学生字、词。

1.教师介绍爱迪生。

爱迪生是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1847211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父亲从事农业、木工工作。母亲曾当过教师。他从幼年起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他喜欢科学,醉心于发明。19311018日逝世,他一生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主要不靠聪明才智,而靠艰辛的科学实验。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2.让学生自读全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3.学生借助查字典认识生字的音、形、义。

4.可采用填表法让学生按要求自学。

例: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正音。

1)生字方面:

2)多音字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加以练习。

2.分析字形:

1)指名分析字形结构。

2)用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式作补充练习。

例:

垃(               俭(             燃(   

拉(               捡(             然(   

(三)理解词语:

1.查字典理解词义。

不懈——懈是松懈,不紧张的意思。不懈:即毫不放松。

举世闻名——举:全的意思。举世闻名:即全世界都有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钻研——深入研究。

顽强——坚强、强硬。文中指爱迪生很坚强,没有被困难吓倒。

适合——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文中指爱迪生终于找到了符合实际情况适用的灯丝。

终于——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新的情况。文中指爱迪生经过多次试验之后,到底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四)指读词语,复习巩固。

(五)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弄清句间联系,进而读懂自然段。

(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爱迪生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进行科学试验的事迹中受到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句意,弄清句间联系,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句进行段的训练。

1.学习12自然段。

1)指读12自然段。思考:爱迪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用文中内容回答。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他是一个穷孩子,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

2)引申思考:一个“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的穷孩子,怎么会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家呢?

(因为他不怕困难,刻苦钻研,顽强实验,所以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3)爱迪生小时候做科学实验,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4)指名按课文内容回答。

5)让学生用“没有……就……”练习说话。

例:

没有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就把钱节省下来买。

没有实验器具,就到垃圾堆里拣瓶瓶罐罐。

没有实验室,就占用车厢里的一个角落。

没有时间,就利用卖完报后的空余时间。

6)从这些情况,你可以看出爱迪生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怕困难,酷爱科学的人。)

2.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读34自然段。思考:爱迪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受到哪些打击,遇到哪些危险?他是怎样对待的?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火车震动,白磷翻倒,遇空气燃烧起来,车长气急了,打了爱迪生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2)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这件事说明爱迪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①做实验用的物品是爱迪生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都被扔了。②耳朵也被打聋了。)

3)指读第4自然段。思考:爱迪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哪些危险?他是怎样对待的?

(实验中衣服被烧毁,眼睛也差一点被弄瞎,但他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4)本段有几句话?指名分句读并说说句意。

5)让学生想一想这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6)出示句子: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决心没有动摇”是针对什么说的?

(这句话承接上文,是在爱迪生受到打击,一只耳朵被打聋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做实验,所以他“重新做起化学试验来”。这句话在34自然段之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7)指读第5句,说说这句话与34两句有什么关系?

34两句具体写爱迪生做实验时遇到的危险,第5句对上文进行小结,指出爱迪生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读第5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将段中四句话分为三层。

3)讨论分层。

1句为第一层:讲爱迪生试制电灯。

23两句为第二层:具体讲爱迪生反复试验,努力找合适的灯丝。

4句为第三层:讲爱迪生终于制成了电灯。

4)出示句子:

“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发明了电灯。”

思考:爱迪生是怎样不懈努力的?怎样的灯丝才是合适的灯丝?

5)指名读句子,回答问题。

(“合适的灯丝”指的是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为找到这种灯丝爱迪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做实验,进行比较,二是实验的次数多得记不清;三是常常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6)由此你可以看出爱迪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爱迪生是一个有着顽强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精神的人。)

7)谈话:正因为这样,爱迪生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回顾全文,总结学法。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重点段的?

抓重点句,理解句意。

划分层次,弄清句间联系。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让学生练习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会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检查复习。

(二)指读课后思考·练习5,明确要求。

(三)指导学生练习造句。

1.理解词议。

节省——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

顽强——坚强强硬。

合适——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

2.让学生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弄清句式和使用范围。

3.教师造句引路。

1)节省。

同学们把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捐献给了灾区的小朋友,希望他们尽快地重返校园。

2)顽强。

张海迪大姐姐身残志坚,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终于自学成才。

3)合适。

妈妈给我买了一条漂亮的花裙子,我穿着很合适。

4.学生口头练习。

(四)学生当堂完成书面练习。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