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找花生》这篇科学童话语言浅显,富有童趣,它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但我们在读后之余,不禁会想:这些花生是小松鼠自己种的吗?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就曾经提出:小松鼠是想偷别人的花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一自然段是讲花生开花了,而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呀?”既然小松鼠连花生的花都不认识,想必这些花生也不是小松鼠种的。而鼹鼠却知道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再从插图看,鼹鼠还背着一个铁锹。不难想象,这些花生可能是鼹鼠种的。
作为一个不劳想获者——小松鼠,从此天天去看,日日去盼,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篮子还是空空的。这一无所获的结局与小松鼠的无知和懒惰是分不开的。
因此,这篇文章不仅透视出“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更折射出一个道理:只有劳动,才能得到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