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走进新课程
        ★★★★
【字体:
走进新课程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名与师的成长 
当你有点出类拔萃,去评教坛新秀,获得各种荣誉。 
当你荣誉分量足够,去做教导主任,混个面熟脸熟。 
当你讲起理论一套一套,评起课来有条有理,你离名师就不远了。 
似乎就是这样,有才就有名,有名去添才,有名有才做名师。这就是“名师”的由来。 
名师是这样来的吗?在名师的耀眼光环下,学生的位置有多少?在名师的娓娓道来中,真正的实践放哪里?师是能者,师是善者,老师对学生来说,师的每一言每一行如同教徒对圣音,值得膜拜的。学生对老师来说,到底是什么?学生离名师有多远? 

“因为学生喜欢”---------撞南墙的语文老师《中国青年报》 
王泽钊,44岁,150万字的语文教材已出版,这不希奇。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也不希奇。前几年某一铁路学校的高考率是百分之九十几。南开中学,各地的重点中学的高考率也是居高不下。至于出版书,更是众多。但是,他至少有两点让我震惊:一是任教18年,没有得过任何荣誉。二是“因为学生喜欢”。因为学生喜欢,编写了教材并在实际中应用。只因为学生喜欢,这位像艺术家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拘一格的老师,三次唱着歌儿离开公办学校,最后在私立学校落脚。只因为执着自己的“因为学生喜欢”,正因为这样,学生受益了。 

我记忆中的马老师 
“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你要给学生一桶水,你就得有长江水。甚至细流水。”写到这儿,我明白我一直在找一个词来描述马老师,细流水是合适的。这句话,是马老师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我情绪激昂的抄下来的。今天,我想,那时马老师会说这句话,是因为她自己正是这样做的。 
马老师曾经辉煌,原实验小学的党支部书记,浙江省特级教师。 她也可以更辉煌,但她辞去了党支部书记,选择默默坚持在教育的一线,选择培养新教师。 
有人说,义乌小学就马老师像个好老师的样。终身就为了教育,终身就为了教研。马老师是有名的,但不执着求名。马老师是无名的,在无名和有名之间,教育是桥梁,学生是中介。 
应该庆幸的是,在我们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也在快速的发展。教育的机遇会很多,成为名师的机遇也会很多。也许,身为教师,身为能成为名师的教师,可以把目标放得低一点,眼光放在学生的身上,从学生的扎扎实实的小事做起,把学生的事做得扎扎实实,少做一些无源之报告,少做一些无土之经验,特别是少做一些与为“名”为“名师”看似有关,实与身份无关的掉价的事。这是你自己的福气,这是学生的福气,这也是新课程的福气。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