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上想到:这个学期,是举行过一次秋游活动。而且,那次秋游活动还是跟学校请示了好几次才争取到的机会,因为当时刚好是校园文化艺术节比赛前夕,学校备战气氛正浓。学生都眼巴巴地期盼着这次秋游,可是,因为天气,因为时间,因为比赛,一次次地向后推迟。这其中,几个学生都想得红了眼圈。最后一次,天气正好,可找不到校长,副校长似乎一时又做不了决定(又是因为比赛)。我一急,还没跟学生说,倒自己先急得掉眼泪了。我实在不忍心再次让学生失望了。幸好,最后还是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条件是,两个小时内必须返回。那一次,我是穿了双高跟鞋兴冲冲地跟学生一起游了鸡鸣山公园。回来后,学生写得非常投入,有的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张,按游览顺序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倾泻在了纸上。我还记得,最差的学生都写了五百个字左右。而且,每个同学的描写都各有特色,富有个性,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写的文章。
但,再一次来写,学生必然会失去兴趣。所以,我想给学生换个题目。突然,我看见这样一个题目:我能行。想了一下,不妨给学生一个半命题作文吧——我能……
我把题目写在了黑板上,告诉学生,这次作文就一个要求:把这个题目补充完整,你想到补什么就补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题目写一篇文章。结果,学生写得很好出乎意料的好,题材丰富,有的写童话,有的似散文,有的是记叙文,有的是科幻想像,还有的写信。感情也很真挚、自然。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文《我能做个快乐的小女孩》的文章。她是通过一场与妈妈之间的对话写下来的。她问妈妈:“你是希望我很聪明,很能干,考上好的学校?还是希望我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做个快乐的小女孩呢?”妈妈告诉她:我只希望你快乐。她在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内心的疑惑,妈妈的深思,及自己得到答案后的思索。读后,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改好后,我掩卷沉思:作文,不是学生不会写,关键是看他们爱不爱写。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每一次习作训练时,老师,确实真正设身处地想学生所想了吗?我想,以后我会做得更细致。
最后,我还得对自己做一个郑重的自我批评:在我给出这个题目时,好几个学生问我能不能写诗歌。多好的念头啊,可是,我说:最好还是不要写诗歌。因为,有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我们班好几个学生因为写诗失分严重,毕竟,他们还缺少这样的能力与水平。而说实话,对于学生写诗,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去指导,讲评,所以,这次~~~~~我诚恳地接受批评,更希望得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