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陈惠芳 215600
由《苏州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举办的“构筑理想课堂”专题沙龙活动,于2005年1月15—16日在张家港市沙洲小学举行。15日上午,沙洲小学内彩旗飘飘,热闹非凡。“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成长”、“构筑理想课堂,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等几条大红的标语及显示着沙洲小学新教育实验阶段成果的几块板报洋溢着热烈而又美好的气氛。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特级窦桂梅、薛法根、徐斌等12位专家、名师以及来自新教育实验学校的三百多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
讲座-----燃烧激情
年轻的窦桂梅老师拥有了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三八红旗手、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十大杰出教师提名奖等诸多荣誉称号,让很多老师好生羡慕。16号上午,当我们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的《激情与思想》的精彩讲座后,所有的疑惑似乎都解开了------
她出生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里,孩提时几乎没有看过什么书,是围着炭盆旁听妈妈讲胡编乱造的《聊斋志异》长大的,由于调皮,提前两年上学,走进学校她才看到了《西游记》、还有《三国演义》等小人书。之后,她对书产生了好奇,放学回家要租了书看看,走进图书馆时,她便徜徉在书海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由于家庭原因,她报考了师范学校。毕业时为了工作,她几经周转才进了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一心想认真教学的她却只能在教务处里做辅助教学工作,五年中,她俨然是一名专职代课老师,先后上音乐、数学、美术、体育、自然等学科。尽管这样,她一直好学上进,争取上公开课,实验课,主动请领导、老师听课、评课,以此提高自己。1991年,她才好不容易成为一个语文老师。自感底气不足的她一直爱书如命,日积月累,书读得多了,她就越来越感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于是,她主动请求上语文公开课,反复地进行试教,在每次聆听领导、同行评课以后,她就把老师们的建议细致地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下次评课的时候,她就会打开她的本子念道:“上节课您告诉我有以下几条缺点,您看这节课改了多少?第一条、第二条……”她经常用录音机把自己的课堂实录录下来,进行自我剖析,把发现的问题记在心里,争取在下堂课里改正。
故事里,深深打动我们的是她的第一次大型公开课-----《王二小》,一次次试教,一次次设计,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放学后,她一个人关在课堂里进行试讲,忘我的工作,把自己的女儿给忘记了。托儿所阿姨把她的女儿送来以后,她就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粉笔继续演练……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巧妙的情景创设、生动的语景渲染、真诚的师生交流,加上《歌唱二小放牛郎》感人肺腑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领导、老师,第一次公开课就大获成功!1995年,经过9年潜心磨练的她充满自信地走向了吉林省小学语文教学大奖赛的讲台,她获得了一等奖,1997年, 她又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再次夺得一等奖的桂冠……
看着一路艰辛走来的窦老师,听课的老师无不被她内心执着的追求所感动。会场时而有唏嘘声、时而有感叹声、时而有欢笑声,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让很多时代的幸运儿感觉是在云里雾里,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吗?毋庸怀疑,这是个真实的故事!这样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真正体会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多少辛酸的泪水。
窦老师的成长故事,点燃着一批年轻教师心中的教育热情,一位山西运城的老师在讲座后与窦老师合影留念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沙洲小学这样说到:听了窦老师的故事,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当个好老师,当老师原来有这么多的情趣!相信窦老师的靠“韧”劲学习、靠“闯”劲实践、考“恒”劲积累会成为青年教师的座右铭,“燃烧的玫瑰”会感染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向着理想的课堂一路前行!
课堂-----彰显智慧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课堂已经成为大家的兴奋点和聚焦点,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质量。15号上午,沙洲小学的张帆老师为与会者上了一节《云房子》,特级教师窦桂梅上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三百多位听课教师将阶梯教室挤得满满的,课堂中不时有会心的笑声及自发内心的掌声:为两位教师,也为那些孩子们的精彩!
“小鸟们造的云房子真漂亮啊,小朋友们,你们也想造云房子吗?赶快把你想造的云房子造出来吧!” 随着张老师的柔声细语,孩子们迅速地拿出一张白纸,“哗哗哗”,才一会儿功夫,孩子们就用灵巧的小手制作成一座座漂亮的云房子。“你做的是什么?能向大家介绍一吗?”
“老师,我做的是臭臭的洗脚盆” 第一个孩子打着节奏回答说,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起来。
“老师,我做的像一只小猫”
“我做的是海马 ”“我的是白色的小鲤鱼。”
“哦,原来你们都很喜欢小动物”
“我的像一根冰棍”哎,真的很像!
“老师,我做的是华山。”“我的是连绵起伏的西山”哇噻!你真会联想啊!
张老师边让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边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一座座漂亮的云房子展示在我们面前,这些可都是孩子们的杰作!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孩子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哇,这么多云房子,有的像 那样 ,有的像 那样 。
云房子的样子真是多变啊,说也说不完,你能找到一个好词语来描绘这么多样子的白云吗?(千姿百态 千变万化 形状各异……)
孩子们唧唧喳喳,争着说自己的想法。多么可爱的孩子,原来她们的想象力那么丰富,在他们眼里,大千世界就是这般奇妙无比,多姿多彩!原来孩子真的充满智慧,只需要老师的巧妙点拨!
“假如我是士兵,我会想,为什么火药是我们中国发明的,而它却被帝国主义用来当作轰击我们祖国大门的工具,为什么?为什么?那些侵略者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我要守住这一片废墟,给人们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如果你不是亲临现场,你一定不敢相信在课始的30分钟内,一个说话都疙疙瘩瘩的孩子,读一段课文需要窦老师纠正三、四遍的孩子,竟然能够在下课前的十分钟,可以充满激情地连问这三个为什么?这个叫谢德宇的孩子,是一个外地名工的孩子,一个平时上课都不敢发言的孩子,在这样的课堂里,能进行沉甸甸的思考,令在场的每个老师为之动容,很多老师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课上到这个份上,我们不得不感叹窦老师不愧是课堂语言的大师。
我们不妨再来欣赏五(2)班部分孩子的课后感言:
在她的课堂上,真的可以把你融入天堂之中,没有了冰冷冷的气氛、而是洋溢着欢快,没有了羞答答的表情,而是经常见到大方响亮的样子。没有了……而是……总而言之,她是一个魔术师,能把课堂变成游乐园;她是一个幽默大王,随时都能把我们逗笑,她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她能给我们欢乐的童年!
------唐臻琪
窦老师讲得有声有色,使在场的很多师生受到感染,禁不住落泪。她的课就是一个字-----好! -- ---陈乾
同学们回答完问题,窦老师总爱拍着这个孩子的肩膀,我知道窦老师不会平白无辜地拍你的肩膀,反而用这种方法作为奖励,让原本没有自信的我变得自信,让原本没有勇气的我拥有了勇气!---------严辰
如果孩子的感受能给我们一些外在的感悟,那么,在窦老师的课堂上,随处都彰显出师生的智慧。
课文的结束部分,在学生、教师、文本间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对话后,屏幕上出现了窦老师引入的圆明园毁灭的真实史料:如皇帝因为外国使者不行跪礼而斩来使,由此激怒了外国人,导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且是大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带路。火烧圆明园之后皇帝为了复仇反而损失了150万公顷的领土……看了这些词条,老师让学生进行思考:
现在,你的自豪、愤怒仅仅还停留在对外国人身上?由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怎么正确对待历史,怎么面对外国强敌?以此促进孩子反省、反思?很多孩子激动地说,都说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富国强民,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才能对付外来侵略者。
在老师让孩子选择“皇帝、大臣、士兵、百姓”四个角色谈谈自己的体会时,那个连问三个为什么的孩子说:“我要当一个士兵,守侯在圆明园的周围,保卫它,留给大家一个沉甸甸的思考!”……
都说语文是人学,是精神之根,此时此刻,在这种既广远又深沉的超越了教材的学习中,孩子们的灵魂不也得到了洗涤吗?课堂上,窦老师犹如一位向导,更是一位朋友,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孩子的智慧,伴着孩子们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关于“圆明园”的感悟,乃至关于诸多人生、历史、价值的话题,都将伴随着孩子们一路慢慢走远,真正走出圆明园!这样智慧的语文课令所有听课老师为之震撼!
演讲----碰撞智慧
如果老师们还沉浸在对窦老师精彩课堂的回味里,那么,15号下午的主题演讲活动,同样给与会者以新课堂理念的撞击与引领。
活动分三组进行,第一组是特级教师薛法根和薄俊生及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蒋俊兴校长和沙洲小学曹建芬校长。第二组是特级教师、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万祥校长、盐城市教科院副院长王军、南通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冯卫东、吴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倪连芬老师。第三组是特级教师窦桂梅、、徐斌、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侯友成、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国安。
薛特级的演讲主题为“理想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课堂的智慧应该是超越能力、超越知识、超越时空的。智慧来源于一种深刻的思想、认识、丰厚的文化底蕴,来自善良的心灵之上,让美德成为一种支撑。
特级教师薄俊生演讲突出理想的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没有生活味的课堂是死的课堂,生活化应该凸显人的地位、展现人的生命价值。他具体从选择化的课堂(自助餐式的学习构想)、开放性的课堂(结合澳门回归时的一节网络作文课进行了深谈)、综合性课堂、探究性课堂以及体验性课堂等几点来论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沙洲小学曹建芬校长结合学校开展的新教育实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就课堂教学探索方面的思考以《情绪-----奇妙的窗口》为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与会者通过参观学校、看到了沙洲小学的宣传版面,再来听听校长的介绍,对学校开展的首届教学节、课堂教学专项研讨活动、新教育实验的开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特级教师高万祥从三个小故事说起,强调教师应该具备理解尊重的心、宽容宽厚的爱。他还引用于漪老师的话,爱心能使一个教师聪明起来。王军老师的精妙比喻:合脚的鞋子穿的人感觉不到,让人从简单的事例中感悟到复杂的教育现象。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斌还给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提出课堂应该真实、自然、互动。
陈国安博士演讲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纯属学者型的思考,当他把课堂上学生发言数的统计一一列举时,与会者一阵惊讶!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古代有没有课堂?孔子怎么上课?他提出理想的课堂是以现实的不满意为前提的、教师要有自己的风格,也是有自己的个性。这些也带给听课者一个沉重的思考。
每一组演讲活动结束后,与会者还当场提问,真实互动的场面让人感觉到这就是交流,这就是资源共享。这些专家、特级教师能联系教学实际,就一些课改实践中的困惑谈了很好的建议与思考,给与会老师全新的感受。
下午四时多,两会期间的朱永新教授风尘仆仆来到沙洲小学,他称赞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并就构筑理想课堂做了重要讲话。他认为理想的课堂里应该包括参与度、和谐度、整合度、练习度等,要真实地反映课堂的生活,它应该有三个要素,第一:真实性。其次就是它的兴奋性,理想的课堂应该有快乐的情感体验,有种成长的理智感,愉悦感,有种智慧的发现、一种领悟。第三是有效性。他说苏州今后准备每一年要高频度的邀请全国的名师到苏州来研讨理想课堂,来展示理想课堂,把苏州真正做成一个在全国课堂研究的重要基地,更好地推进苏州教育的发展,他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思维的领域中,一加一大于二,大于三。演讲活动中,这些专家、领导的发言都紧扣理想课堂的营造,有理论叙述、有案例解读、有实践反思,对理想的智慧的课堂作好最好的诠释,他们精辟的思考犹如一顿可口的精神大餐,给与会者以全新的感受。而台上台下的交流互动进行了思维的碰撞,这种智慧的碰撞好比催化剂,它能引发教师大脑思维的连锁反应,它能萌发新的智慧,那怕是一点思维火花,它也能引领教师进入教育的新境界、真境界!
这次主题沙龙活动,无疑是冬天里燃烧的课改“圣火”,激发了每个教师的教育热情。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伴着新年的钟声,我知道,我们的课堂研究才真正开始,我们的新教育实验也正在行动!新年的日历上,将写满勤奋与耕耘,将盛满热情与奔放,将链接精彩与纷呈,将伴着改革者坚实的脚步,一路收获最美、最真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