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黄澄澄、羡慕、颤颤巍巍、糊涂等词语。
2.从奶奶把杏儿分给孩子们、乡亲们尝鲜的故事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道理。
3.学习阅读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2.继续培养阅读兴趣,继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质。
2.引导学生从小懂得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后面奶奶说的话。
(二)解决办法
1.看图理解。
2.通过对比理解重点词语,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结合自学提示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二)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自学提示的投影片、配乐朗读磁带。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家中也许都种着植物吧,如果你家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长出了喜人的果实,花草开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兴的同时还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四课《杏儿熟了》,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板书课题:14杏儿熟了)
这节课我们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一些生字词,还要明白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道理。(明确目标)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
(1)要求:
①读准生字读音。
②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
①(投影出示,指名读)黄澄(ch6ng)澄、羡(xi4n)慕(m))、颤(ch4n)颤巍(w5i)巍、糊涂(t&)、馋(ch2n)猴儿等词语。
②教师引导明确本文主要讲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来“偷”杏儿,不仅没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奶奶送的杏儿,我从中受到教育,每年杏儿熟后都给乡亲们送杏儿的事。
2.再读课文
(1)要求:(投影出示)
①从课文中找出与“杏儿熟了”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②在杏儿熟了的这几次时间里,各写了哪些事?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①表示时间的词语:每年麦收时节、这一年、每年、今年;
②每年麦收时节,我家杏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这一年杏儿熟了的时候,邻居的一个小孩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奶奶却给他摘杏儿吃;以后每年杏儿熟时,我都按奶奶的吩咐给乡亲们送杏儿;今年杏儿熟了,我挑熟透了的杏儿给乡亲们送去。(整体感知)
小结:从开始对偷杏儿的孩子们的气愤,到后来主动给乡亲们送杏儿,“我”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自学提示。(投影出示)
(1)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杏树上结的杏儿又好又多?
(2)邻居淘淘偷杏儿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奶奶又是怎么做的?
(3)你认为奶奶说的话哪句最好?
(4)课文中几次出现“香甜”这个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各是什么意思?
(5)你是怎么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
2.提出自学要求:下面我们开始自学,小组讨论,大家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如果通过课前预习和小组讨论还有不理解的字词和问题,一会儿可以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3.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交流第一个问题:从哪些部分可以看出我家杏树结的杏儿又大又好?(学生读第1至4自然段)
(1)从哪儿可以看出杏儿好?(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读找)
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两点:
①对杏儿的描写——黄澄澄的。(理解“黄澄澄”:金黄色。可以通过查字典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如黄澄澄的鸭梨、黄澄澄的稻谷等)
②人们羡慕的话语——“呵,好杏儿呀!”(理解“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某种有利条件希望自己也有。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人们对杏儿的喜爱)。
(2)第一自然段写了杏儿好,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杏儿多呢?(学生从第2至4自然段中读找)。
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两点:
①奶奶说的“多得数不清”。(引导学生体会奶奶的慈爱、亲切)
②“我”经过实践验证,确实多,以至于“数到后来就糊涂了”(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糊涂”:本文指数着数着就记不住数目了。从中体会“我”的天真可爱)。
指导朗读1至4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自由读体会;指名分角色配乐朗读。
小结:正因为杏儿好,杏儿多,不仅引来了那么多人羡慕,还招来了孩子们的“偷”。
交流第二个问题:
哪些部分写出了淘淘摔下来后我和奶奶的态度?(学生读5至9自然段)
(1)指名说“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学生从课文中读找,从中体会“我”的气愤和得意)
(2)指名说奶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从以下三部分理解:
①走过去扶起淘淘,给他揉腿,让他们别走。(引导学生体会奶奶安慰孩子,心肠很好)
②为孩子们摘杏儿时挑熟的打,脚站不稳,身子颤颤巍巍的。(理解“颤颤巍巍”:抖动摇晃,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中老年的样子理解)
思考:奶奶身子这么弱,为什么还尽力摘杏儿?(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真心让孩子们吃上杏儿,心肠好、朴实)。
③奶奶把杏儿分给孩子们,看见孩子们吃得香甜,脸上露出了微笑。见我不高兴,教育我说:“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尝鲜。”
思考:从我和奶奶的不同态度中可以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的纯朴、善良)(板书:纯朴、善良)。课文中对奶奶动作、语言的描写,对突出奶奶的品格有什么好处?(更能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奶奶的纯朴、善良)
交流第三个问题:
奶奶说的“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最好。
交流第四个问题:
(1)课文中三次出现“香甜”;
(2)引导学生理解:看他们吃得那么香甜”中“香甜”的意思是又香又甜,津津有味;“果子大家吃才香甜”和“给他们送去香酣”中的“香甜”指快乐、幸福。
交流第五个问题:(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大家都领略到香甜,这种香甜才更有价值和意义。假如只是自家人独享,这种香甜仅仅局限在几个人,称不上真正的香甜。奶奶的话实际讲了一个做人的准则:应当有福同享。
指导朗读5至9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揣摩人物的思想,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自由读体会;指名分角色朗读。(通过“我”和奶奶的态度对比进一步体会奶奶的朴实、善良)
进一步体会文章中心,进行思想教育:
今年杏儿熟了我是怎么做的?(学生答,教师板书: )不光送杏儿,还送去了什么?(香甜、喜悦)(板书:喜悦)还是奶奶吩咐我这么做吗?那我为什么会主动这么做?(奶奶已不能打杏儿了,但奶奶的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我,教我有快乐与别人分享)(板书:有快乐与别人分享)。
那么我们在快乐、幸福的时候该怎么做呢?为什么这么做呢?谁来表演一下?(学生表演并说出原因:把自己家结的果子送给别人;请别人和自己一同欣赏自家美丽的花朵;自己考了好成绩去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5.朗读全文,再一次体会奶奶说的话的含义。(配乐)
(四)总结全文,提示规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知道了自己在幸福、快乐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总结)
我们还学会了以下学习方法:(扩展)
1.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理解(2)结合上下文理解(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2.体会重点句子的方法:
先联系上下文或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句子中重点词语,再结合全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3.朗读的方法:
读人物的语言时要先揣摩人物的心情或了解人物的品质,读叙述性语言时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一)有感情地熟读本文;
(二)预习《基础训练四》1至5题。
八、板书设计
14* 杏儿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