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杏儿熟了》一课通过讲杏儿成熟时,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一事,表现了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
1、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一句或几句话简要、明白地说出段落的意思。《杏儿熟了》是一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记叙文,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探索思考,不难从叙述中迅速理清课文脉络。
2、课文语言优美而流畅,细节描写生动逼真,学生可以从阅读中去感悟轻快的语境和立体的形象,进而体会到叙事流畅和用词准确在记叙文中的奥妙。
3、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且浅显易懂,通过对一件生活中的琐事的平铺直叙,向学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宽容、相互体谅,快乐幸福要与大家一起分享才更有价值。
【二】设计意图
1、把握整体感悟,侧重朗读训练。
通过阅读,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初读、深读、细读,使人物形象逐步清晰、使课文内涵层层深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以读为主,读中求悟,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使之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2、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语文素养。
深入课文内容,品读精彩句段,推敲关键字词,使学生对人物形象和内容的理解趋向于“精确化”的程度,藉此启发学生,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激发情感世界,面向实际生活。
关注学生,让学生从同龄人的角度去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再由课文中的人物形想联系到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情感取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
【四】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新词语。
2、深读课文5—9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初步体会老奶奶这个人物形象。
【五】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时要简洁、通顺。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明白课文主要内容,并用几句简单的话说一说。
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关键词:
每年麦收时节……
这一年……(不但……而且……)
今年……
(3)按抓住重点部分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2、深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我家杏树上的杏儿长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杏儿
多:数不清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①自读第二段。
(奶奶是怎样一个人?你从文中哪几处地方可以看出?)
阅读时用读书记号标出相关部分,然后同桌讨论上述问题。
②汇报学习成果。
说说你找到的这一处体现了奶奶是个怎样的人。
指导朗读。
相机教学其中重点词句和难理解的字词句。
猜猜文中其他人这时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③探讨出道理。
a假如你是小淘淘,吃了杏儿后,你会对奶奶说些什么?
b听了奶奶的话和小淘淘他们的话,“我”会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
是啊,果子大家吃才香甜,只有大家领略到这种香甜,才更有价值和意义,假如只是自家人独享,这种香甜仅仅局限在几个人,称不上真正的香甜。
④用甜美的语气读一读这一段。
三、总结
奶奶给“我”上了十分重要的一课,让“我”知道了自己在幸福、快乐的时候,应该和大家分享,那么小作者究竟有没有做到呢?我们下节课再讲。
四、布置作业
1、 读写生字和词语;
2、 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好:黄澄澄 香甜
20、杏儿熟了 -->我、奶奶-->乡亲们
多:数不清 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