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1)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19个生字,会写其中9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什么是“无字词典”。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生字较多,需分散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字典和词典,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并查一查。
“查” 读准翘舌音,再看看有哪些词。
“聪” 读准平舌音,再组词。
这些字典和词典都是用文字编写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的是——
2、板书课题:学会查“无字词典”
学生读课题,提问:如“什么是无字词典?”“为什么要学会查无字词典?”等。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划出文中词语,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准下面词语:
查词典 聪聪 突然 烈日当空 波涛 岩石
岸边 声音 骄阳似火 词语 情景 意味深长
*太阳帽 一蹦一跳 解释 晒蔫了 不断 撞击 嚷起来 山崩地裂
(2)指名读分节读课文,听一听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齐读课文,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明白了什么?
三、指导写字
查 上下结构,先写“木”,再写“旦”,学生自己写写看
词 右边“司”中的“口”位置要摆准,看教师写后自己再写
典 这是一个独体字,说出笔顺,中间一横稍长,范写
聪 学生说说如何记
突 注意上半部分的写法
四、布置作业:
1、学生描红并抄写这五个生字。
2、朗读课文。
(课时:2—2)
教学要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领悟课文意思,懂得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读懂爸爸说的几句话,其中最后一段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读词语(见上课时内容)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知道了“无字词典”指什么吗?说一说。
过渡:怎样学会查无字词典呢?看看爸爸是怎样教聪聪的。
二、精读感悟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爸爸一共帮助聪聪理解哪几个词。
师板书: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2、指名读1~5自然段,想想聪聪和爸爸各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指名读各自解释,然后讨论:
(1)他们的方法不同在哪里?
(2)原来,爸爸是用生活中看到的景象来解释“骄阳似火”的,其实能说明这种景象的还可以举很多,你能说说吗?
如:马路上柏油融化等等。
(3)从这个例子,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6~8自然段,想想爸爸看到了什么景象,就联想到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
齐读划线句,理解词意。
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4、爸爸在引导我用无字词典理解“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时方法有何不同?
师小结:前者是先提出词语,再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后者是先感受到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再与词语对照。这两种方法,都是查“无字词典”的有效方法。
5、实践活动。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会不会查无字词典。
游戏1:叫一个特征比较明显的同学上台,学生用自己想到的一个词来形容他;或由老师做一个情境表演,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
游戏2:教师出示词语,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来解释一下。
如:电闪雷鸣 鬼鬼祟祟
6、各自轻声读最后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意味深长”怎样理解?
“不仅……而且……”一句告诉我们什么?齐读这一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指导写字:词 聪 涛 左右结构,注意紧凑
岩 查 典 突 岸 音 上下结构,“岸”的“山”字稍扁
学生描红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