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德育论文 >> 资源正文
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
【字体:
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作者:陈有祥    资源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第一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在素质教育已成为“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的今天,为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会做人”的内涵相当丰富,我们认为总的来说就是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要求,言行举止符合社会的规范。具体不说,应该具有三种意识,两个习惯。三种意识首先是爱国主义意识。要懂得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立志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这就是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公民意识。要做“四有”公民,能够遵纪守法,法制观念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在享受宪法赋予的公民义务。三是道德品质意识,具有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能够自尊自爱、诚实守信、待人有礼、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公德心强,能够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爱护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自觉保护环境。两个习惯,一是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文明有礼,符合规范。二是具有劳动习惯,能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劳动,自觉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社会实践锻炼。

  那么,为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呢?

  一、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成才先成人,这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共识。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就是坚持思想教育,重视政治思想和品德的培养,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渗透德育,明确全体教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 坚持“五爱”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丰富并确立下来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高扬“五爱”旗帜,广泛深入地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让学生具有“五爱”情感。

  开展“五爱”教育,关键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尤其是要结合新的形势,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继承和发扬“五爱”教育的优良传统,把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爱人民同培养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结合起来;把爱劳动同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习惯、技能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结合起来,把爱科学与为实现“四化”而努力学习结合起来,把爱社会主义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结合起来。这样,“五爱教育”才能既生动活泼,富有时代特色,又扎扎实实,效果才会收到。

  三、 坚持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最重要的是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其内容丰富、全面,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懂得遵纪守法,学会生活。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力求学生对〈〈规范〉〉的执行不是停留在纪律约束上,而是上升为一种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达到规范养成的目标。

  四、 坚持法纪教育。法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进行法纪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和公民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开展法纪教育,要注意充分利用反面教材。它可让学生吸取有益的教诲,进一步提高教育实践。

  五、 坚持榜样教育。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会做人,应该为学生精选若先进人物,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当然,先进人物的选择应侧重当代,侧重青少年,侧重做人教育的内容。还要适当选择学生身边的典型,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具有亲切感,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