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雨中
        ★★★★
【字体:
雨中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2.学会16个生字并理解带有生字的新词及含义较深的句子。

(二)能力训练点

1.继续培养学生概括语言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能力。

3.继续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同情人、帮助人的爱心,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段,了解叙述顺序。

2.了解课文具体的描写,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二)解决办法

1.通过联系上下文、对比等形式理解词句。

2.通过反复朗读、看课文插图、录像、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根据自学提示多读广议相互讨论交流。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五、教具准备

比较句子的投影片、教材配套动画版录像带。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在下雨天,人们往往都是急匆匆地赶路,在慌乱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3课就是发生在雨中的一件事。(板书课题13雨中)。

(二)布置学习任务。

这篇课文写了雨中一件什么事呢?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通过预习,你们都学会了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雨中的一件什么事?(整体感知)

(课文讲的是一个拉车拉货的年轻姑娘在阴雨的傍晚,车子歪了,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过路人主动帮助她捡苹果的事。)

(四)自学生字新词并交流。

自读课文,学会16个生字及“渐渐沥沥、偶尔、穿梭、湿漉漉、一哄而散、顿时”等词语。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字的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注意强调“匆”和“冒”的字形结构。

2)区别字形组词。

-

轿-

-

-

2.词的交流。

1)理解词语:

渐渐沥沥:指下雨的声音。

嬉笑:指笑着闹着。

一哄而散:形容人们自发地突然散开。

雨帘:形容雨很大,像帘子似的。

偶尔:指有时候。

穿梭:原指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在本文指马路上过往的车辆像水里的小船一样来往频繁。

封锁:原指采取军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在本文指胖乎乎的小男孩采取限制措施,隔断马路的交通。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慌手慌脚:形容做事慌张忙乱。

2)归类

对于词语的理解可有三种方法:

①先理解单个字的意思,再理解词语,如嬉笑。

②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如封锁、穿梭。

③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如慌手慌脚。

(五)总结。

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1遍。

2.预习课文思考:全文共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提问:课文主要写了发生在雨中的一件什么事?

(二)交待学习任务。

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三)自读课文,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重点、难点)

提问:

1.全文共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撒苹果、捡苹果、苹果又回到货车上?

3.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理解:

1)第一自然段:傍晚,天下雨了。第二自然段:孩子们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第三自然段:姑娘车上的苹果撒了一地。

第四自然段:孩子们帮姑娘捡苹果。

第五自然段:过路人帮姑娘捡苹果。

第六自然段:撒落的苹果又回到车上。

2)(在这6个自然段中,123自然段写阴雨的傍晚,姑娘车上的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即撒苹果。45自然段讲孩子们及其他过路人帮姑娘捡苹果。第6自然段讲苹果又回到货车上。)

3)(文章先写撒苹果,再写捡苹果,最后写苹果回到货车上。)

过渡:满满的一箩筐苹果为什么会撒落在地上?孩子们和过路人是怎样帮姑娘捡苹果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四)学习课文(重点、难点)。

1.学习13自然段

指名读这一部分。

思考:

1)课文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色?从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

2)“闪闪发光的河、点点的花瓣、穿梭的小船”指的是什么?

3)姑娘的苹果为什么会撒落在地上?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理解。

1)(前两个自然段描写的是雨景,描写天气和雨景的词有暗红色、浙渐沥沥、水淋淋、闪闪发光。)

2)(“闪闪发光的河”指雨中的马路,“点点的花瓣”指孩子们撑着的五颜六色的伞,“穿梭的小船”指雨中过往的车辆。)

3)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下面两段话:(投影出示)

①雨中的马路上水很多,一群孩子撑着伞走在放学回家的马路上,偶尔有几辆汽车从马路上驶过。

②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的雨伞仿佛是浮在水面的点点花瓣。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4)(通过比较,第二句话给人的感觉更生动、形象。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下雨时美丽的景色。)

5)根据文中的描写,想象课文里描写的雨景,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雨景的美丽。

过渡:在美丽的雨景中,有一位姑娘蹬着货车急匆匆地奔来,车上装着满满的两箩筐苹果,苹果为什么会撒落在地上呢?

7)默读第3自然段,用笔勾出苹果撒落的原因。(也许是心急,也许是路滑,又到了马路拐弯处,车子一歪,于是苹果撒落在地上,这件事来得很突然。)(板书:突然)

8)指导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下雨天,苹果滚得满地都是。这一切完全出乎姑娘意料,此时,她心里一定会怎样?(很着急)于是她慌乱地捡起苹果来。可是,一个人怎么捡得过来呢?因此,我们在读这段时,要读出姑娘的着急和无可奈何。

教师范读后指名读

9)指名读前三段,再次体会作者具体生动的描写。

2.学习交流45自然段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孩子们及过路人是怎样帮姑娘捡苹果的?勾出他们捡苹果时表示动作的词语。

2)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理解:

1)(第4自然段写孩子们帮姑娘捡苹果,“跑、捡、说、解、挥、站、喊”写出了孩子们捡苹果的动作。)(板书:跑、捡、挥、站)

2)孩子们在开始捡苹果时,姑娘对他们有什么看法?(姑娘怕遇上淘气包,皱起了眉头)

3)这群孩子真的是淘气包吗?他们为什么会帮姑娘捡苹果呢?(他们不是淘气包,因为他们有爱心、心灵美好、助人为乐……)(板书:有爱心助人为乐)

4)通过学习第4自然段,你觉得这群孩子哪儿给你留下的印象还比较深刻?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这群孩子诚实、聪明、善解人意……并读书中有关的语句)

5)指名分角色读第4自然段

6)(第5自然段讲过路人帮姑娘捡苹果。他们当中有年轻的司机,有白发的老爷爷……。表示他们在捡苹果时动作的词语“伸、笑、跳、捡”)(板书:伸、笑、跳、捡)

7)急匆匆冒雨赶路的过路人,他们为什么也和孩子们一起帮姑娘捡苹果?(因为他们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他们被孩子们的行动所感染……)

8)指名有感情地读第5自然段

9)学生熟读45自然段,并指名依照书中插图复述捡苹果时马路上热闹的情景。

3.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

小组自学,应重点完成以下问题:

1)姑娘对孩子们的看法有什么变化?

2)“这一切来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一句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3)孩子们为什么唱着歌走了?

4.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1)当孩子们开始帮姑娘捡苹果,她怕遇上淘气包,皱起眉头,可苹果又回到车上时,姑娘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姑娘想对孩子们说一声“谢谢”,但没来得及)

2)(“这一切”指姑娘的货车翻了,苹果撒落了一地,孩子们和过路行人帮姑娘捡苹果的事。因为下雨路滑,姑娘心急,又到了马路的拐弯处,箩筐里的苹果撤在地上,撒的很突然。又因为孩子们及过路人都帮助姑娘捡苹果,人多手快,捡得迅速,所以,课文里说“这一切发生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板书:迅速)

3)(因为孩子们有爱心,助人为乐,不求表扬,但心情是愉快的,所以他们唱着歌走了。)

4)齐读这一段。

(五)看课文录像。

体会姑娘的心情:着急-焦虑-感激的变化过程。

(六)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详细地学习了课文,理解了词、句、段,受到了助人为乐的教育。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文,思考: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二)交待学习任务。

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你能不能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互相讲讲《雨中》这个故事。

(三)按“撇苹果、捡苹果、苹果回到货车上”的顺序讲讲《雨中》这个故事。

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方法:先要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即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然后在理清文章顺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就可以复述课文了。

组内先试说,再指名全班交流。

(四)总结。

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1.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1)“封锁”一词中的“封”在字典里有3种解释:a.用锁关住。b.锁链。c.封闭。在“封锁”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

2)“急匆匆”的“匆”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除部首外还有(    )画,“匆”的意思是(    )。

2.辨字组词

淋(   

撑(   

拱(   

桥(   

林(   

掌(   

哄(   

轿(   

萝(   

昌(   

别(   

榴(   

箩(   

冒(   

拐(   

溜(   

3.照样子写词语(至少写5个)

湿漉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短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一天,我打算亲手做一艘快艇。我找来一大堆木板,还有砂纸、白胶、锯子、铅丝……天气又闷又热,我顾不上这些,忙个不停。“沙、沙……”小木块渐渐成形了,光滑了,两门大炮的底座做好了。锋利的刀刃在长木条上来回削着,卷卷刨花慢慢地飘落在地上,两根炮筒也慢慢地形成了,到了晚上,别人都去乘凉,可我还在紧张地“施工”。渐渐地,船身、大炮、机舱……一样一样地都出现在我面前。我又苦战了一个晚上,小快艇安装好了。

(这篇短文的叙述顺序是:先写准备材料,再写制作部件,最后写快艇安装好了。)

七、布置作业

预习14课《杏儿熟了》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八、板书设计

13雨中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