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关于“发表式”作文教学实验
        ★★★
【字体:
关于“发表式”作文教学实验
作者:王安琪 张悦群    文摘来源:江苏邗江教研室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6
    一、课题的确立

1.理论假设。

写作主体的情感、兴趣、爱好、需要、动机、意志非常重要,在现代教学目标中称之为情意目标。对该目标的重要性是否有足够的认识,在教学中能否确立并实施该目标,教学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教学过程只重视教的作用,而忽视对写作主体的研究,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最大遗憾。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式是:教师布置作文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亮分。在整个作文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久而久之,学生会兴趣全无,思维僵化。因此,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是作文教学不可忽视的。而满足青少年学生心理显示需求,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正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顺应、满足学生的心理显示需求,给他们创造发表的机会以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并让他们把这种热情高涨起来。这些就是发表式作文教学所要追求的境界。

2.现状概述。

国内外作文教学有若干流派,涉及到根据学生情意,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发掘学生作文潜能的,并不少见。比如日本有生活作文,美国有灵感作文,我国王浴海有心灵作文,杨初春有快速作文;然而以发表学生作文为契机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似乎尚未有过,而结合教材系统地、大面积地进行发表式作文教学的就更为少见。笔者以为,发表式作文教学便于大面积操作,而且见效快,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实验目的与变量

1.实验目的。

根据省编初中教材的作文编排内容,以发表学生的作文为契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培养学生情意的基础上,辅助其他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及语文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理使用省编初中语文教材,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主体作用,建构既符合作文教学规律又便于教师操作的作文教学体系。

2.实验变量。

1)刺激变量。

一级发表:明确本次作文教学目标;学生写作文提纲(或打腹稿),口头交流(发表)写作材料,围绕教学目标,集体讨论。小组推选本组两篇佳作,作者诵读,集体评价,作者可继续修改。教师相机个别修改,相机提供范文。

二级发表:教师快速通览全班作文(每次作文,教师必须细改全班作文的1/2,轮换细改),筛选8篇佳作;组织学生办手抄报(设计好版式,由佳作作者在规定的版式内抄写,然后拼贴。有条件的可用电脑打印)。手抄报在作文课后的第三天张贴于学校橱窗。教师相机个别修改,相机提供范文。

三级发表:各实验班级复印一份手抄报送教研室,由教研室组织人员第二次筛选佳作,编辑《作文快报》,四天内分发全区初中各校、各班级张贴。

四级发表:向正式出版读物推荐佳作。

2)反应变量。

①通过写、读、评、看等作文活动,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教材要求的写作任务。

②能在半小时以内完成一般性命题作文的草稿。

③能自觉修改作文,并养成朗读修改作文的习惯。

④对比班级同题作文两次,分别在两学期的期末进行,或参加邗江区调研考试。将实验班语文成绩、作文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对比班级的数据统计,实验班级的纵向对比。

⑤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活动,作文兴趣与语文兴趣均得到提高,心理品质、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也均得到提高。

⑥实验报告:成绩统计;发表作品统计;教研论文统计。

3)控制变量。

①选择实验班级:全区重点学校两所(选择一般班级),实验学校初一、二各一个班,初三两个班;邗江中学初中部初一、二、三各一个班;各乡镇中心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一个班。

②由实验班自选一个对比班,两个班做同题作文,由同一个人批阅,记录批阅情况,建立前测档案。

③教学时间:实验班与对照班相等,课外所需时间按学校统一规定,教学手段不同,实验班增补手抄报、《作文快报》及相关发表的同类作文。

④执教教师: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师均具有同等学力。

⑤实验教案:教案由实验中心组提供,中心组由20人组成,每个年级由6人组成备课组,每人承担一个单元的备课任务。每份教案须经中心组长批阅,再交备课组讨论修改,最后打印成文,供全区该年级的实验老师使用。每位实验老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所提供的教案吸收、借鉴、再创造。

三、实验过程(略)

四、实验结题

1.测试。

1)笔试:学期结束考试聘请有关教师密封阅卷,准确登分。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组,随机抽班(对照班在内),当场命题让学生作文,专家评分。与前测比较,得出结论。

2)口试: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组,随机抽班(对照班在内),当场命题让学生口头作文,专家评分。与前测比较,得出结论。

2.论文。

统计公开发表的文章,辑录成册。

3.座谈。

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组,随机点名,分别召开参加实验的老师和学生的座谈会,了解实验的具体情况。

3A Disk网络硬盘